茉莉﹕爆炸與鐐銬聲一片,諾貝爾和平獎何為?

茉莉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11日訊】昨天,2004年10月8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宣佈,肯尼亞環境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旺加里.馬塔伊獲得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這位值得尊敬的非洲婦女,在那塊荒漠化的土地上,親手栽下一棵嫩綠的樹苗。她笑容滿面地表示,他們的「綠帶運動」值得獲諾貝爾和平獎。高興之餘,這位生物學博士、現任政府官員,說出了一句令我們常人大為吃驚的話:「愛滋病病毒是西方國家某個實驗室作為生物武器研製出來的。」

就在因植樹而獲獎的新科諾獎得主無比幸福、並信口開河的同一時刻,世界各地響起一片嚇人的爆炸聲和鐐銬聲,這就再一次提醒全球人民:誰是當今世界破壞和平的最大威脅?

在埃及西奈半島與以色列毗鄰的一個旅遊勝地,發生了三起連環爆炸。在巴黎市中心,距艾菲爾鐵塔只有一箭之地的印尼使館發生爆炸。在阿富汗,就在人民即將首次投票直接選出國家的總統的時候,塔利班分子多次發射火箭襲擊。在伊拉克,駐伊美軍與反美武裝分子的流血衝突不斷,被劫持的英國人被伊拉克恐怖份子殘酷殺害。

另一方面,在遙遠中國平靜的表面之下,更多的政治犯、良心犯鋃鐺入獄,驅逐上訪者的警車尖叫,一度被人們看好的「胡溫新政」,開始顯示它猙獰的青面獠牙。這一切顯示,恐怖活動席捲全球,專制政權侵犯人權也同樣猖獗,因此,國際反恐和保護人權,都是世界的當務之急。

對此,瑞典報紙評論員表示驚奇:在這個時候選擇馬塔伊有點奇怪,為甚麼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認識不到反恐任務的緊迫性?

瑞典人說,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不願選擇太政治化的人物,這是可以理解的,例如這次被提名的聯合國伊拉克監督、控制和檢查委員會前主席布利克斯,和美國總統布什,這兩方面的人選都可能影響和平獎的中立立場,但是,他們至少可以考慮選擇國際原子能機構主席巴拉迪,還有為國際刑事法庭--世界上第一個永久人權法庭工作的人們。

然而,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卻出人意外地,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他們肯定地說,授予馬塔伊和平獎的目的,是獎勵她「在可持續發展、民主與和平方面作出的貢獻」。這樣,植樹的重要性便超越了一切為阻止爆炸和掙脫鐐銬所做的努力。

在筆者看來,保護環境毫無疑問是非常重要的,但這次頒獎給肯尼亞環保人士馬塔伊,似乎有點偏離諾貝爾的初衷,也忽視了當前世界最迫切的需要--和平與人權,迴避了當今最嚴峻的衝突和問題。

回顧一下諾貝爾和平獎的歷史,我們就可知道,一百年前諾貝爾留下遺囑,對和平獎的要求是:獲獎者應當「對各民族的友好、常備軍隊的禁止或裁減和促進和平方面做出最多或最好的工作。」

由於世界發生了變化,也由於《聯合國人權宣言》對和平概念做出了新的闡釋,即認為:對人權的承認,是世界和平的基礎。 近幾十年來,人權成了頒獎的一個中心標準。人權人士獲和平獎的,有美國黑人權利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前蘇聯科學家、人權鬥士薩哈諾夫,有大赦國際、無國界醫生之類的人權組織,還有著名宗教領袖圖圖大主教和達賴喇嘛。

諾貝爾和平獎「面向人權」的這一變化,獲得了世人的廣泛認同。在人權觀念普及的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不但烽火連天的戰爭是戰爭,一個政權對自己的人民無理施以刑罰,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戰爭,正如一些中國學者早就斷言:「刑罰之施於天下,就是戰爭。」正是在人權成為和平獎重要標準的情況下,世界不少關注中國人權的人士,近年來多次提名中國的「天安門母親」獲諾貝爾獎。

現在,諾貝爾委員會進一步擴大了頒獎範圍,把環境保護也作為一項重要的議題,他們當然有理由把環境與和平聯繫起來,但能否讓目前備受爆炸和鐐銬折磨的人們信服,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也許,應該設立一個專門的諾貝爾環境獎,專門表彰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中國的高耀潔和胡佳,都可以成為這個獎的人選。

當世界還有更嚴峻的暴力衝突,當飽受戰爭、人權迫害的中國百年來無人獲獎之時,我們希望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重溫諾貝爾遺囑,努力讓和平獎保持它的本色,直到世界上再也沒有戰爭和人權侵犯為止。

大紀元首發 轉載請注明大紀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名家專欄】摧毀共產主義從各州開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