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行銷

【市場營銷系列講座】喝過金黃色的7-UP嗎﹖

一次我們要做市場調查,找人填問卷。一友人自告奮勇,拿了十幾張。填完拿回來後我們吃驚的發現,問卷是胡亂填寫的。怎麼知道的呢﹖因為要防止誤填,設計良好的問卷都有自動檢查的機製,比如同一個問題用兩種方法去問,用反向代碼(Reverse Coding)來檢查。因為缺乏認真和誠實,好心的幫忙反而辦了壞事了。而一般的西方人呢,他們要不就不幫忙,要幫的話,就會非常認真的做好。這好像是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差別之一。

  

傳統的保護好像是中西之間的另一個差別。當學生時在舊攤上買東西,看上一個老爺式沙發,樣式古樸、厚重,特別結實。賣主一本正經的告訴我,這沙發是三、四十年代造的,是古董。我說,哎,50年的東西就算古董﹖在中國,超過500年才能算的呀,他笑了笑,沒跟我爭辯。這個沙發至今還在我們家裏,坐在「古董」上閉門思過,發古人的幽思,還蠻好的。

  

也許就是因為缺乏傳統,物以稀為貴,美國佬才特別珍惜傳統的東西﹖我們常用的CREST牙膏是寶潔公司(P&G)於1966年推出的,大家熟悉的洗衣粉品牌潮汐(TIDE)在1947年就有了,而人們喜歡的象牙香皂(IVORY)早在1879年就開始為人民服務了,那可是清朝的光緒年間。想想中國人自己的市場上,慈嬉太后時用過的品牌今天能有幾個﹖

  

中國自己傳統的、好的東西,好像都是這樣,非要出口轉內銷才能讓人們意識到其價值。我看至少法輪功就是這樣,難得非要看到美國人、歐洲人、澳洲人都興起學煉法輪功,我們自己才會認識到其中的奧妙不成﹖

  

中國產品中老字號的商品不多,能夠融入新技術更新換代的更少。要保持傳統品牌,質量、信譽、誠實,缺一不可。以前提到的「冠生園」公司用舊月餅餡翻炒害人、自砸牌子的事,真令人惋惜。正是所謂「孫子賣爺田,不知心疼」。

  

但是,產品以前的成功不一定是未來成功的保證。7-UP飲料取的中文名字好像叫「七喜」,滿有意思的。七喜的櫻桃味產品相當成功,1988年,他們決定推出一種新產品 – 金七喜(7-UP GOLD) – 一種金黃色、帶咖啡因的新飲料。為此,公司的廣告費就化了一千萬美元。但不久他們就慳羽而歸,因為只獲得了千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不得已,公司把金七喜給撤了下來。

  

究其原因,跟市場研究不到家有關。7-UP通常把他們的產品叫「非可樂」(un-Cola),消費者也認為7-UP的形象是透明、清澈、清脆的飲料,是不含咖啡因的。七喜的研究只聚焦在產品的味道上,忘記了新產品與母公司系列產品的匹配問題,產品形象的問題,也忘了去調查一下人們是否會接受一種全新的、金黃色的七喜新品種。所以說,他們的市場研究從問題的定義上就是錯誤的了。

  

數千萬美元買一個教訓,夠貴的了。

  

參考文獻﹕

ANDERSON & DUBINSKY,PERSONAL SELLING

DILLON,MADDEN,& FIRTLE,MARKETING RESEARCH IN A MARKETING ENVIRONMENT

HAIR,BUSH,& ORTINAU,MARKETING RESEARCH

WEITZ ET AL, SELLING-BUILDING PARTNERSHIP

SMOLEN,THE EVERYTHING SELLING BOOK(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