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國新領導若成形 美將重推和平路線圖

標籤:

【大紀元11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10日電)面對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病危情況,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闡述布什第二任期外交政策,認為中東和平「路線圖」是中東和平的希望,待巴勒斯坦新領導團隊明朗化後,美國將適時介入,重新推動以巴和平進程,這讓以巴衝突三十多年,露出和平的曙光。

2003年4月30日,美國駐以色列大使柯則爾面交給以色列總理沙龍,及由美國、聯合國、歐盟和俄羅斯的特使共同面交給前巴勒斯坦總理阿巴斯和平「路線圖」,以巴雙方須展現誠意,立即停止冤冤相報式的恐怖攻擊及轟炸報復,以色列並停止在佔領區屯墾,同時分階段逐步撤出,並以2005年為建立巴勒斯坦國的最終目標。

這個中東和平「路線圖」是美國第一次獲得國際社會共同背書的中東和平方案。而其提出時機,當時正好在美國率聯軍攻打伊拉克,在國際間尤其是阿拉伯世界引起諸多爭議之後,特別顯出可貴之處。

但許多觀察家認為,以巴衝突三十餘年,想要在明年前握手言和,談何容易,特別是關於耶路撒冷誰屬、巴勒斯坦難民回歸原居地等,任何一方棄守都可能導致政府垮台的棘手問題。

自提出中東和平「路線圖」一年半後,這項分階段完成的計劃,要求在討論任何最後地位協議之前,雙方應履行一連串承諾,但自去年8月以來,高層會談已陷入停頓,實際落實情形不盡理想,以色列仍繼續在占領區建立屯墾區、巴勒斯坦好戰份子持續暴亂,以及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建立隔離牆。

不過,觀察目前情勢,中東和平「路線圖」現已露出一線曙光,第一是以色列國會在10月26日通過總理沙龍提出的單邊從加薩走廊和四個西岸北邊屯墾區撤退的行動方案;第二,向來被美國總統布什認為是中東和平「路線圖」絆腳石的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傳出病危,巴勒斯坦將可望組成新領導團隊,因此以巴兩國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新人新政,正是共同往前看的難逢良機。

鮑威爾曾在5月份公開表示,一旦屯墾區問題達成協議,就通過了「路線圖」的第一站,接下來就是劃定一個臨時疆界,然後隨著屯墾區的撤離,臨時疆界跟著變更,直到最後兩國邊界正式確立。

面對以巴可能變化的新局勢,及美國總統布什連任成功的契機,鮑威爾闡述布什第二任期外交政策,就重申中東和平「路線圖」是中東和平的希望,待巴勒斯坦新領導團隊明朗化後,美國將適時介入,重新推動以巴和平進程。

相關新聞
鮑威爾談中東
傳阿拉法特已經死亡
阿拉法特是生是死 消息混亂
阿拉法特夫人 愛錢不要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