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陵:大人出土話長春

王中陵

標籤:

【大紀元11月13日訊】閑來翻書翻筆記,翻出多年前一段摘抄,從哪里抄下來的卻記不清了:

前清時,一至九品的官吏,英文稱之為Mandnrin,林(林紓)譯為滿大人。在林的眼中,它們是幾世紀以來文化禮俗所養成的“中國文明的一種結晶品”。也許滿清是中國最腐敗的時代,但那些貪官污吏們都是極文雅的先生們。他們有極宏亮的聲音、雍容的態度,又有一口音韻鏗鏘的官話、出口成章的談吐,以風雅掩蓋了貪污納賄等骯髒的勾當。坐聽他們的“官話”是一種聽戲般的感覺:聲音從喉管深處發出,到了嘴裏,又有一段抑揚頓挫的功夫,其間又有咳嗽、停頓、拈須等作點綴,句讀是流利鏗鏘的,措辭是溫文爾雅的,前後有照應的。有“一則”、“二則”、“三則”的分段,又夾雜“民生國計”、“涓滴歸公”、“無可厚非”、“不無小補”的文言語詞,一口一聲“是的”,來得非常安詳,猶如鐘鼓之有節奏,每段段末,常有“高明以為如何”重疊的波浪,聽來非常悅耳……

重讀這段文字感觸多多。

“滿清是中國最腐敗的時代”,已被刷新。“一則”、“二則”、“三則”依然如故。“民生國計”、“涓滴歸公”、“無可厚非”、“不無小補”則被“貓論”、“石論”、“三個代表”、“中國特色”、“執政能力”等等層出不窮的新巧詞兒所取代。“高明以為如何?”頗為文雅的詢問句早就成了不容置疑的命令句。至於“極宏亮的聲音、雍容的態度,又有一口音韻鏗鏘的官話、出口成章的談吐,……”卻每下愈況,似已完全蛻變為昆蟲一族,匆匆忙忙地快交配、
快產卵、快成蛹、快“活”得只怕跟不上。目之所及,令人眼花繚亂的是赤裸裸、急不可待的快圈、快拆、快建、快賣、快買、快意於“房事”、快包二奶、快出國、快代理、快代表、快消費,“性”沖沖地唯恐來不及。各級大、小官員在攝像鏡頭前若無秘書代寫的發言稿,眼睛必鈄覷著提示牌結結巴巴地“照本宣科”,哪有滿大人昔日那份畢竟有點學問支撐的“文雅”和從容不迫的“風采”?如果說昔日滿大人的談吐猶能使聽者有悅耳的感覺,如今滿大人的官話則只能使人作三日長嘔。若論今日官員之數量,如蝗如蛆,早已“暴滿”。若論今日官員之特色,巧言令色,假、大、空俱全,堪稱“巨瞞”。若論今日官員之德政,狐假虎威、巧取豪奪、苛政猛於虎,可謂“極蠻”。有此“滿、瞞、蠻”三大人代表于道,國之特色日豔一日。

據報導,主管中共意識形態和宣傳的政治局常委李長春,8月21日發表講話,強調:“要堅決抵禦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圖謀”。擁敵自重乎?草木皆兵乎?恫嚇百姓乎?時至今日,居然仍有這種政治僵屍一般散發著屍臭的死人語言、冷戰定勢出土招搖現世,真令人覺得滑天下之大稽、荒唐透頂,可笑之極!手中捏塊破紅布,就敢把舉國之人都視作西班牙鬥牛場上的祭品嗎?

緊傍江澤民,鼓吹發展資本家入黨,打造三個代表,李長春功不可沒。如今,江中心剛被捧下臺,李長春就來了個180度大拐彎,拾起鄧氏家丁餘唾猛唚,全然不畏朝三暮四、左右逢源、棄明投“暗”之譏。一時“新”血來潮乎、自救乎、一味胡說乎?“猴們”深似海,善舵則長春。只是李長春等為何敢如此無視憲法保障公民言論自由的條款,無視任仲夷、胡績偉、李銳等體制內眾多元老對政治改革的強烈呼籲,如此下大氣力整肅《同舟共進》和《南風窗》,究竟出於何種心態,令人費解。前不久,外長李肇星在北京與到訪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出席記者會,美聯社記者問安南:“有沒有向中國表示對中國人權紀錄的關切?”李肇星“滿、瞞、蠻”諸性併發,掄過話題責問該記者讀沒讀過中國憲法。“我明確地告訴你,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寫有保護人權的條款……”從此度之,對憲法的態度,李長春還不如李肇星。

胡錦濤如今愛說提高執政能力,自然也不無超越前任的自信。但他執政能力到底提高了沒有?人們並不在意地方上他處理了幾隻小狐狸,而要看他對新出土的滿大人公然違憲持什麼態度;看他如何尊重、遵守憲法;看他何時才肯把建立憲法法院納入議事日程。

普通老百姓比較“傳統”,說只看胡總能不能“遠小人、近賢臣”。這話,我也同意,但我卻絲毫沒有把胡主席當成“君”的意思,只覺得也不妨提醒他“怙惡酒酸”。也捎帶提醒今日之“滿大人”們,不要一誤再誤,被歷史老人側目。(2004.11.9)

--轉載自《民主論壇》網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王中陵:掃黃、特貨、人權、與上行下效
王中陵:八聲甘州.中秋.祝哲勝兄生日快樂
王中陵:中宣部、闌尾炎與「埸」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