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評論﹕泰美聯盟中的中國因素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成容﹑鐘原編譯報導)新加坡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二月八日刊登斯坦雷-維斯(Stanley A. Weiss)的評論文章”鷹象聯盟中的中國因素”(The China factor in the eagle-elephant alliance)﹐文章提出建議﹐讓華盛頓重新贏回泰國人的心﹐修補美國在東南亞漸失光澤的形像。

文章說﹐美國和泰國有著長久的聯盟。1851年﹐暹羅是第一個與美國簽訂友好條約的亞洲國家﹔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泰國拉馬國王四世(King Rama IV)送大象給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冷戰時期﹐泰美聯盟﹐共同對抗紅色中國﹐那時﹐泰國人慶祝鷹和象的聯合。

但現在﹐中國龍將自己描繪成和平的熊貓—一個胃口巨大但不威脅任何人的龐然大物。中國正在修建到泰國的公路和鐵路﹐消減對湄公河三角洲的關稅﹐以期在2010年前將該地區變成中亞自由貿易區。而且﹐許多現代的泰國人是華裔后代﹐以中國血統為自豪﹐許多泰國學生進入中國的大學學習中文。泰國安全委員會成員衛維特-維薩努維默(Vivat Visanuvimo)少將說﹐”泰國人不喜歡講英語﹐在2010年之前﹐中國的十三億人將使中文成為互聯網上使用最廣的語言。”

維斯認為﹐中國與泰國兩千年的文化紐帶使得美泰兩個世紀的夥伴關係黯然失色﹐美國應該重新贏回泰國的忠誠。

華盛頓如何贏回泰國人的心呢﹖首先﹐作者認為不必為曼谷與北京之間加強關係而煩惱﹐因為這並不意味著會削弱華盛頓與曼谷的關係。當泰國政客們擔心總理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過早與北京交好時﹐他就以配合華盛頓的反恐戰爭來回應﹐泰國已被指派為一個主要的非北約組織的盟友。

其次﹐要利用最強有力的經貿手段﹐美國一直是泰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有二百億美元的雙邊貿易。北京正試圖利用中泰農產品自由貿易協定來挑戰美國對泰國的貿易統治地位﹐但中泰兩國的商業關係還很不盡人意。近年來﹐每個泰國商人到中國的淘金冒險都失敗了﹐而中國﹐只有國營企業敢在泰國經商。

最後﹐從戰略上考慮﹐華盛頓應該將泰國看成是東南亞的戰略和經濟中心﹐支持戴克辛成為亞洲合作對話組織(Asian Cooperation Dialogue)的領袖。

作者認為﹐泰國人把獨立看得很重﹐他們不斷地在中國與美國之間週旋﹐保持平衡。泰國前外交部長蘇林-皮茲烏萬(Surin Pitsuwan)曾告訴文章作者﹐”美國人高傲無禮﹐而中國人謙恭圓滑﹐但是﹐我們知道應該與美國人站在一起。與中國人打交道﹐你必須小心。”(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吸引台灣旅客 泰觀光局邀藝人代言百萬抽獎
泰國反對黨指禽流感肆虐泰國經濟損失慘重
亞洲禽流感死亡增至二十一人
泰國確診新禽流感病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