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台灣本土化對「大一統」的挑戰

梁京

標籤:

【大紀元3月23日訊】此文寫於台灣大選之前,因而不知誰將獲勝。但是,無論獲勝的是「泛藍」還是「泛綠」,其實都不重要。因為,這次選舉的結果,將不會減弱台灣更加本土化的大潮。這個大潮對堅持「大一統」的大陸精英們,將是越來越有力的挑戰,從而對中國百姓未來的命運,將產生深遠的有利影響。

有一個美國學者說,如果台灣島離中國大陸海岸的距離超過400公里,應該早就獨立了,而如果台灣距大陸海岸僅幾十公里,很可能早就被統一了。但是,正因為台灣與大陸不太遠,也不太近,只有一百多公里,就形成了今天這樣,統也統不成,獨又獨不了的格局,是導致世界局勢動蕩的一個潛在因素。

不過,在我看來,海峽兩邊這種既難統又難獨的局面,雖然帶來不少痛苦和麻煩,但從長遠看,是天賜中國之福。我們不妨設想,如果當年台灣象海南島一樣被「解放」,能發達到今天的程度嗎?絕無可能!沒有來自台灣經濟成功的壓力,大陸能改弦更張,實行改革開放嗎?很難想象。事實上,兩岸對峙導致的制度競爭,是台灣經濟奇跡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這種競爭壓力,大大提高了台灣當局經濟決策的水平,因為他們必須既保持很高的軍備支出,又不斷改善民生,才可以維持政權。其結果,台灣經濟不僅迅速實現了現代化,更難能可貴的,是台灣在高速增長中,避免了過分懸殊的收入差別。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經濟實力的增強,大陸主流精英的」大一統」情懷也不斷膨脹。大陸在世界經濟和政治地位的上升,顯然給代表這個「崛起大國」的精英們,增添了不少榮耀。無論是炫耀大陸的新財富,還是批評大陸的新問題,國際社會都要洗耳恭聽,因為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不管朝哪個方向擺動,都會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因此,在大陸出風頭的人物,盡管傾向和主張各有不同,但在堅持「大一統」方面,卻相當一致。中央精英占盡了話語權的優勢,而不給地方精英留下一點說話的空間。

中央精英對話語權的壟斷,在大陸造成一個空話充斥的語境,對大陸經濟和社會,帶來越來越嚴重的後果。最明顯的,就是主流精英的輿論和民眾現實生活的完全脫節。就拿大陸今天十分熱門的所謂「三農問題」來說,中央精英的漠視也好,炒作也好,從未能改變十幾年大陸農民每況愈下的局面,以至於地方知識分子實在看不下去,先有湖北的李昌平,後有安徽的陳桂棣、春桃夫婦,豁出來為農民請命。結果呢,給總理寫信的李昌平只好棄官而去,而《中國農民調查》正遭到大陸當局的封殺。總之,忍無可忍,起而說真話的地方知識分子,還是改變不了被邊緣化的命運。

大陸的農民和下崗工人是熱中「大一統」的大陸中央精英們最大的受害者,為什麼呢?首先是因為,替這些弱勢者說話,在中央集權的體制下無異於政治自殺。其次,大陸地方差別巨大,要解決農業和就業問題,必須有地方化的政策。但「大一統」的政治偏好,往往導致所謂「一刀切」,被切掉的,只能是最缺少政治代表的群體利益。

台灣在民主化推動下的本土化,將向大陸展示一種地方精英主導的現代華人社會。大陸的中國人將看到,在這樣的社會裏,在中央集權下總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弱勢群體,可以得到好得多的境遇。對大陸老百姓這樣的啟示,當然不是大陸的中央精英所希望看見的,但是,台灣本土化對大陸精英所熱中的「大一統」的挑戰,正是扭轉大陸積弊所需要的一種外部刺激。有這個刺激和沒有這個刺激,對於大陸內部未來的演變,是大不一樣的。中國「大一統」的傳統,根深蒂固,如果沒有兩岸分治,由地方精英來治理地方的理念,在大陸連得以表達的機會都難得,更不用說得到實踐。而我堅信,由地方精英來治理地方的華人社會,不管是一個國家還是幾個國家,都將比中央集權對老百姓更有利。正因為如此,台灣距大陸不遠又不近,是天賜中國之福。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