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簡史──戰前篇(七)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4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文昊宇香港報導)「聯華影業製片印刷有限公司」於一九三零年在香港成立,公司對電影業最大的貢獻除攝製了八十九部傑出電影外,更成立電影學校培訓了一批像李鐵和黃岱等的著名粵語片導演。「聯華」也給阮玲玉發揮的機會,她因在《故都春夢》入木三分的刁鑽狡猾演出而一舉成名,之後在《城市之夜》、《神女》等作品中,她自然及出色的演技,令她成爲紅極一時的影壇第一明星。一九三五年《新女性》公映後,年僅廿五歲的阮玲玉受到記者公會的無理圍攻和黃色小報的誹謗,終因不堪受辱而自殺身亡,。

一九三零年十月二十五日標誌著中國和香港電影的新里程,因為「聯華影業製片印刷有限公司」於這天在香港正式註冊成立,它是中國和香港電影史上最早也是最有理想與規模的電影企業,對中國和香港電影的改革與振興貢獻良多。


「聯華」的倡辦人羅明佑,出生於香港,早於一九二九年已籌備創辦「聯華」,開始聯絡志同道合者,並組織電影院加盟等準備工作。一九三○年初,他集結了華北、上海和香港電影界、財經界的力量,組成「聯華」。「聯華」最初總公司設在香港(後主要攝製設施都搬到上海),主要資金由香港的巨紳何東爵士(「聯華」董事長)投入。黎民偉與黎北海兄弟同意把「民新影片公司」合併入「聯華」,並在香港設廠,開辦演員養成所。其後,又獲香港的關文清、趙樹燊的加盟,在香港設立「海外聯華」。

《故都春夢》是「聯華」的頭炮電影,由公司經理羅明佑與朱石麟合作編撰劇本,並請戲劇家熊佛西「加以評閱,斟酌盡善,然後以之付製」;導演孫瑜,演員包括王瑞麟、林楚楚和阮玲玉。《故都春夢》取材於北京郊區某小學教師貪慕虛榮、浮沉宦海的真人真事。由於創作者在素材基礎上挖掘了人物性格的悲劇色彩和人性的複雜性,並寄寓了一定的現實批判和人生警示,藝術處理細緻講究而相當叫好又叫座。該片的拍攝地為名勝古蹟眾多的北平(北京),與以前影片大多取材、取景於上海不同,影片內既有巍峨的宮殿,也有神秘的古剎,加上雪後初晴,銀光遍地,增加了影片的文化底蘊。


這部文藝氣息濃厚的影片打破當時武俠古裝片壟斷的局面,給影壇吹來了一股清新的風,大獲好評。影片自一九二九年十二月開拍,即以「復興國產,改造國片」爲旗幟,推動了「國片復興運動」。影片上映時的廣告詞句是「復興國片革命軍,對抗舶來影片之先鋒隊,北京軍閥時代之燃犀錄,中國家庭之照妖鏡」。影片在上海、香港、廣州、天津、南京等大城市公映時都打破了當時的賣座紀錄。

緊接著,「聯華」又推出了清新脫俗的《野草閑花》、《一剪梅》等優秀作品,奠定了在中國和香港電影界的堅實地位。

羅明佑和黎民偉創辦「聯華」的宗旨是「提倡藝術,宣揚文化,啟發民智,挽救影業」,主要工作是改革神怪迷信凶惡打殺之國片作風,多製新聞教育新片,提倡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維護和培養電影從業人員的人格道德(詳情請參閱登載於一九三六年出版的《中國電影年鑑》中《聯華影業公司四年經歷史》一文)。

「聯華」從成立到一九三七年結束(香港分廠在一九三四年關閉),基本上貫徹以上宗旨,並攝製了多部震撼人心的傑作,如《人道》(第一部打進美國電影市場的中國電影,時為一九三二年)、《漁光曲》(拍攝周期長達十八個月;一九三五年二月,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展映,獲榮譽獎,成爲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影片)、《大路》(影片有濃厚的時代感,適應了當時全民抗日救亡的要求;而由聶耳譜曲的《大路歌》和《開路先鋒》,又慷慨激昂地唱出了人民的心聲)、《迷途的羔羊》,《慈母曲》等。

大路劇照

迷途的羔羊劇照

慈母曲劇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初選案 劉偉聰、李予信脫罪 官接納多項解釋
初選案裁決前感言 鄒家成感無悔 李予信形容如「畢業」
澳洲外長關切香港初選案判決
港機場惡劣天氣增休息區 派籌等的士免排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