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耕地7年減少一億畝

標籤:

【大紀元4月11日訊】(據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高山4月10日報導)中國國土資源部對可耕地7年減少一億畝表示憂慮,敦促各地加強土地管理。

中國國土資源部敦促各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實行更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禁擅自將耕地改為非農業用地。有關官員指出,從1997年到2004年,中國農村耕地面積減少了一億畝。造成耕地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退田還林、農業結構調整、建設用地和災變損毀。

北京政法大學的楊帆教授說,近幾年來,中國一些地方政府為追求經濟數字的增長,擅自擴大建設用地,盲目興建開發區,造成基本農田面積減少,耕地質量下降,不利於中國的糧食安全,
楊帆:長期以來中國的糧食要保證自己的一定比例,這是一個設計安全的問題,但我覺得中國還是要進口大量資源,這是避免不了的,包括進口糧食在內。

根據國土資源部公佈的資料,去年中國耕地面積減少了3800多萬畝,其中僅建設佔用耕地就達343萬畝,比上年增長17%。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經濟學教授徐滇慶則認為,對過去7年中國減少一億畝耕地,不必要大驚小怪,
徐滇慶:中國的人口基數實在是太大了,有13億人口,中國的糧食總產量現在是4.5億噸,按照WTO的協議,中國許諾最多向美國進口500萬噸,即使達到這個數字的話,也不過是剛剛超過百分之一。對小麥來說,中國生產1.2億噸,所以就是進口500萬噸,對中國的糧食安全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楊帆教授說,中國耕地減少的趨勢不可逆轉,各地應加快土地徵用制度改革,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楊帆:退農還林是對的,因為在西北、缺水地區是種不了地的,所以只能退耕還林,但主要問題還不在這,在於要整治國土,加速中國水的循環,治理中國的河流、湖泊,在水邊上開闢更多的耕地出來,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加拿大的徐滇慶教授說,中國政府徵用農村耕地必須充分徵求被徵地農民對補償安置方案的意見,保證被徵地農民有長遠生存發展的機會,
徐滇慶:中國農村現在差不多有剩餘2億多的勞動力,因此中國農民最好的出路是種一些經濟作物,譬如,亞麻、花卉、藥材,這些它的產值都比較高,小麥屬於土地密集型產品,它的單位產量比較低,所以中國應該要計畫,讓一部分農民生產經濟作物,但是經濟作物一定要跟著市場走,市場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

徐滇慶教授指出,中國各地在徵用耕地時應重視解決農村第二、三產業用地,促進農村第二、三產業健康發展。

(以上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稅案審結劉曉慶秘返橫店 低調行事只顧埋頭拍戲
因應端午節需求  農糧署將採購糯米平價供應
回教國家土耳其驚傳出現大批養豬戶
火車撞公車 看柵工疏失 公車也未停看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