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與衡間「走鋼絲」

--「哈佛中國評論」第七屆年會側記

標籤:

【大紀元4月22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君宇報導)4月17日,「哈佛中國評論」第七屆年會於哈佛大學醫學院會議中心舉行。今年的兩位主題演講人分別為麻州副州長希莉(Kerry Healey) 和中國證券規劃委員會副主席王建西。數百名聽眾出席了這次年會。

  在回顧了20年前麻州與廣東結為姊妹省,中國與麻州港口的進出口業務尤其是捕魚業方面的合作歷史,以及在生物高科技方面的合作現狀與前景後,希莉特別提到了去年陪同溫家寶總理參觀波士頓郊區一處奶牛場的經歷,她笑著說,她提供了波士頓許多有名的去處,但溫卻執意要去參觀奶牛場。在那裡,她看到了中國總理對農業非常關心,她說溫希望將來中國八億農民「每天都能喝上一杯牛奶」。

  王建西用相當流利的英語進行了演講和問題回答,他從目前人們對中國經濟是否「過熱」的爭論開始,提供了他所瞭解的許多數據和分析,比如對鋼鐵,鋁和水泥的高消耗,一千多家上市公司的發展總覽,9%左右的國民經濟高增長率,居民儲蓄占約近50%的GDP份額等。在談到對中國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國有銀行中積重已久的呆帳和壞帳時,他說:「從技術上來說,中國的銀行已經破產」,但他同時說現政府已經下了最大的決心用最大的努力去防止其現實上的發生。當另一位曾在中國體制改革委員會工作的鄒先生被問及王的此種說法是否太過坦率時,他認為意識到問題其實是好事,並說:「其實近幾年人們都在說,尤其對金融圈子裡的人,這已經是不言的事實,關鍵是怎樣去面對並解決它」。王建西也提到,由於老百姓還有對政府的信任,應不會出現人們所擔心的擠提存款現象。

  兩位主講人之後,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Anthony Saich教授的主持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分部負責人Eswar Prasad先生、哈佛大學亞洲中心主任Dwight Perkins教授、希望工程總裁John Howe博士、以及斯坦福大學國際發展中心副主任Nicholas Hope教授,先後以中國經濟的增長對全球的影響、中國的農村問題和城鄉差別、中國的醫療保健系統和中國經濟的發展到底是在「走鋼絲」還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為主題,講述了他們對中國經濟發展之勢與衡的各自看法。之後的半天,是八個專題的演講與討論,內容除了以經濟金融為主外,中國的社會福利、健康保險等方面也都有涉及。

  據這次會議的工作人員介紹,與以往類似,此次年會於數月前開始籌備,除了主辦方「哈佛中國評論」的積極努力外,還有來自哈佛大學、布萊迪斯大學、波士頓大學等附近學院的學生義務幫忙。據悉,亦有從紐約和康州的聽眾遠道而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聞大破解】美科技巨頭聚台北 搶著與台合作
新澤西民主黨提名繼任者替換受審的梅嫩德斯
六四35周年 佩洛西等兩黨兩院議員發聲
硅谷億萬富豪公開表示將再次支持川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