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基因尋找征服瘧疾新思路

標籤:

【大紀元4月23日訊】(美國之音蔚然報道) 据估計,全球每年會有一百万人因為被蚊子叮咬感染瘧疾而死亡,其中很多是非洲儿童。歐洲科學家最近發現,蚊子體內有一种基因,這种基因能夠決定蚊子身上攜帶的瘧原虫是否能生存下來。研究人員說,掌握這种情況后,他們就可以通過控制這种基因,找到預防瘧疾的新辦法,克服現行瘧疾控制技術遇到的難題。

虐原虫在一种特殊的蚊子體內發育三個星期,從蚊子的消化道進入唾腺,然后從唾腺傳播開來。不過,研究人員一直弄不明白,為什么有些攜帶虐原虫的蚊子并不傳染瘧疾。最近,德國海德爾堡的歐洲分子生物實驗室的科研小組,在《科學》雜志里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們發現,蚊子體內有一种基因,能讓蚊子的免疫系統殺死虐原虫。早些時候,科研人員還發現了另外兩种基因,這兩种基因恰恰相反,能起到保護虐原虫的作用。科研人員奧斯塔說,這一發現對控制瘧疾意義重大。

*首次發現意義重大

奧斯塔說:“我們這是第一次發現,可以通過控制蚊子的免疫系統,來決定是殺死蚊子體內的虐原虫,還是讓它們活下來。換句話說,就是可以人為地操縱蚊子的免疫系統,決定蚊子是否有傳播瘧疾的能力。”

奧斯塔說,要預防瘧疾傳染,科學家可以通過遺傳工程,設計出一种體內沒有保護虐原虫基因的蚊子,也可以設法增加蚊子體內消滅虐原虫的基因的數量。不過,用經過基因改造的蚊子來取代大自然里的野生蚊子,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更簡單的做法,是在蚊子聚居的地方使用化學藥物,來破坏蚊子體內保護虐原虫的基因。

奧斯塔說:“化學藥物能干擾蚊子體內保護性基因的工作,從而讓虐原虫死掉。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某种化學噴霧劑,來抑制保護性基因的正常工作,消滅虐原虫。”

*需要新思路消滅虐原虫

英國利物浦熱帶醫學院院長海明威女士指出,現在預防瘧疾的兩大主要手段是藥物和殺虫劑,但是虐原虫的生物抗藥能力不斷增加,因此需要這樣的新思路。

她說:“我們控制瘧疾用的很多殺虫劑現在都不好用了,藥物也是如此,在很多地區索性就不起作用。新上市的很多新藥价格太昂貴,非洲國家沒有經濟實力大規模購買。因此,除非我們開發出新的預防手段,否則瘧疾的情況不僅不會出現好轉,反而會越來越糟糕。”

根据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統計數字,目前每年不僅有一百万人死于瘧疾,還有三十万人感染急性瘧疾。此外,瘧疾還侵蝕著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非洲每年因此損失一百二十億美元,讓非洲的經濟增長速度減慢了百分之零點三。

英國利物浦熱帶醫學院院長海明威女士說,通過化學藥物操縱蚊子基因來控制瘧疾的做法,比對蚊子進行基因改造對環境更有利。化學藥物只會壓制蚊子基因的工作,并不會從遺傳上對蚊子產生影響。她還補充說,使用化學物質,還能盡量減少人為的干預和成本。

海明威說:“我們使用噴霧劑,如果讓噴霧劑里的藥物緩慢釋放,延長藥力持續時間的話,每年可能只需要噴一次就可以了。我們還可以想辦法用誘餌,把蚊子吸引到特定的地方,這樣可以進一步縮小噴霧的范圍。”(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高縣六龜鄉有瘧蚊縣府籲請民眾出國勿受感染
瘟疫與人類:三國時期的一些疫病
歐洲科學家發現治療瘧疾重大線索
宜蘭染瘧男子狀況穩定 家中接觸者未出現不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