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愛宗:迎接自由呼吸的春夏之交天

昝愛宗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4月24日訊】對於一隻螞蟻來說,如果你不讓它自由的呼吸,它會掙扎,直至死亡。

  對於一棵野草來說,如果你不讓它自由的呼吸,它會流淚,直至枯萎。

  同樣,對於一個人來說,如果每天讓他躲在8層紗布的口罩後面,他會覺得難以忍受,甚至覺得自己有一天會轟然心力交瘁。

  可是,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在口罩的壓抑下,他是否懷念和渴望自由呼吸的時光?

  春夏之交,我已經明顯感到口罩對自由呼吸的侵犯了,雖然我只是在出差乘坐長途車的時候才戴上口罩,也就是惟一的一次,但口罩施加的壓力已經讓口鼻難以忍受了,已經構成對心理的壓抑了。立即解除口罩,對於自由呼吸卻是那麽地迫切,那麽地重要。

  這時對自由呼吸的渴望,不但是生理上的需要,還是心理上的需要。

  最近,著名時評作者鄢烈山先生在《我們從薩斯中學到的東西有限》(5月21日《中國經濟時報》)中說,我們從這次薩斯危機中學到的東西非常有限,它的衝擊帶來的反應對我們既往的社會生活模式改變不大,我們很可能“什麽也沒有學會,什麽也沒有忘記”,而在下一次面臨危機時還要付出沈重的代價。

  “什麽也沒有學會,什麽也沒有忘記。”或許這就是人們難以掩蓋難以擺脫的事實,在我們拿掉口罩的同時,我們會不會很快忘記呼吸艱難的時候,忘記一度對自由呼吸的渴望?

  這時的自由不應該是一種福利,而是一種生命的保障。

  鄢烈山先生在這篇文章中總結了我們的民族劣根性,比如不講衛生是中國普遍存在的現象;比如中國人的僥倖心理很強,誰不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凡事預則立”之類古老的謠諺和格言?可是爲人處世又是一套,事到臨頭抱的是賭徒一般博彩心理(與全民打麻將、全民買彩票一致);比如中國人的公德意識很差。

  我看出鄢先生的憂慮,他的意思明白無誤地傳達了這樣的資訊:我們什麽也沒有改變。

  俗話說,好了傷疤忘了疼。我擔心,有人放下口罩照樣去吃野味,照樣隨地吐痰大小便,照樣繼續信奉“天塌壓大家”,照樣繼續不把別人當自己同等對待……

  我想,在非典時期,人們做不到審視自身行爲、檢點自身行爲,那麽只能說,解除臉上的口罩容易,但能夠珍惜自由呼吸的來之不易,卻是那麽的不容易,那麽的艱難。@

(2003-5-29)(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昝愛宗:吳儀副總理的秘書兼職國家信訪局?
昝愛宗:英明還是臭名 笑劇還是鬧劇?
昝愛宗:馬加爵、周一超、孫志剛本屬於一種無害於人的病毒
昝愛宗:「貓論」是原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