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下游河道處於有史以來最危險階段

標籤:

【大紀元5月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日電)中國大陸黃河防洪專家表示,受自然因素與人為活動的影響,黃河下游河道形態已處於歷史上最危險階段。

中新社今天報導,中國主管部門召開二00四年黃河防汛會議,防洪專家在會中表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由於自然原因及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過度利用與不當干預,黃河下游的水量急劇減少,加劇水與沙的不平衡性。

另一方面,灘區群眾修建的生產堤縮窄了行洪河道,影響灘槽水沙交換,導致泥沙大部分淤積在生產堤以內的主河槽裏,使「槽高於灘,灘高於背河地」的「二級懸河」更為加劇,主槽過流能力銳減至每秒兩千至三千立方公尺。目前最嚴重的河段主河槽已經高出灘地四公尺多,灘地高出背河地面四到六公尺。

「二級懸河」加劇、主槽過洪能力小等種種原因,大幅削弱黃河河道整治工程穩定河勢的作用,增加了「橫河」、「斜河」、「順堤行洪」的發生率,使堤防「衝決」和「潰決」的可能性增大,嚴重威脅黃河下游堤防安全,黃河下游河道形態已處於歷史上最危險階段。此外,氣象專家預測,今年夏季黃河中上游可能處於多雨帶上,黃河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相關新聞
專家說中國今年氣候反常可能發生大洪水
殷明輝﹕定靜齋報話(七十三)
黃河清:北大教授 鶴鳴九皋
黃河污染嚴重 幹流三成八喪失水體功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