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為上海人歎息

標籤:

【大紀元5月10日訊】(BBC中文網中國事務特約撰稿人江迅報導)好萊塢(荷李活)有一條「星光大道」,香港依樣畫葫蘆,也新辟一條「星光大道」。五一黃金周長假期,40多萬中國大陸客來香港「自由行」,最熱門的旅遊景點無疑是剛揭幕的「星光大道」。沒幾天,「星光大道」垃圾遍地,明星手印的石階,紛紛被遊人踐踏沾汙,有粘著香口膠(口香糖)的,有滴著飲料跡的,油漆也竟然剝落了。當然,沒有證據說,都是大陸遊客糟蹋的。

這條「星光大道」剛揭幕,對香港人而言,也是新事物,喜新的香港人紛紛前往觀賞。常說香港人文明,其實,香港人的公德心也不見得那麼強,隨街拋垃圾和吐痰的人不少,否則政府也不用將罰款提高到1500港元了。

上海人該向世界展示一個什麼樣的都市形象?

香港與上海是競爭對手。轉眼上海那一邊,看看五一黃金周的這些日子,上海人的「文明」吧。

例證

報載﹕家住田林新村的方曉晴和家人從昆山遊玩後,乘坐長途客車回滬。正當她迷迷糊糊瞌睡時,一股惡臭傳來。原來坐前排的一個中年男子脫下鞋,將腳擱在前面的椅背上,那襪子散發出濃重氣味,熏得身邊乘客眉頭緊皺。此人更點上煙,旁若無人吞雲吐霧。直到駕駛員停下車,回頭勸說,他才很不情願地掐滅煙頭,穿上鞋子。

報載﹕家住新閘路的高義偉,隨旅行團從泰國曼谷乘坐泰航航班返滬,在飛機上,一些上海乘客不停地用剛學會的泰語「你好」,與空中小姐打招呼。他們油腔滑調,擠眉弄眼,令幾位泰國空姐尷尬不已。高說,作為一個上海人,真是慚愧得抬不起頭來。

報載﹕南匯一度假村的服務員劉眉說,這兩天,不少市民來此休假。不過,服務員打掃房間時發現,不少雪白的床笠(床單)黑一片,黃一片的,成了個大花臉。原來,客人竟把它當作擦鞋布,而不少抽水馬桶,也因為住客亂拋雜物給堵得嚴嚴實實。

報載﹕大眾計程車公司駕駛員陳必有說,公司要求車裏的座位白色座套必須保持乾淨。一天,天下著細雨,一男青年乘客揚手上了車,在後座上隨意蹺起「二郎腿」,全然不顧皮鞋底抹黑前座後背的白座套。往日,一些帶小孩的乘客還聽任孩子穿著鞋站在座位上,留下串串骯髒的鞋印;小孩吃完東西,家長還授意用座套擦手;有些抽煙乘客,竟將煙蒂摁滅在座套上,令白布「傷痕累累」。

報載﹕地鐵一號線,人民廣場站。走進車站就看到三四個空飲料瓶倒在地上,瓶裏的殘液順著瓶口一滴滴流出,在大理石地面留下一攤扎眼的汙跡。過往的乘客或繞道而行,或抬腳跨過,誰都不理睬那幾隻瓶子,而幾米遠的牆角就有個垃圾筒。進了站臺,廣播裏反復播放”先下後上,文明乘車”的提示語。列車進站還沒停穩,一群乘客已經堵著車門口,門一開,站臺上的乘客爭先恐後往車內擠,而車廂裏要下車的乘客只得奮力突圍,一時間,叫喊聲、抱怨聲,夾雜著些許責駡聲,從各個車門口傳出。…黃金周假期裏,上海人的「文明」可圈可點。

日本人筱原靖治是一位「新上海人」,在上海生活已經一年多,對上海感情頗深。但他親歷的一些不文明現象,讓他深感困惑。在浦東國際機場,他以美元兌換人民幣,一女工作人員態度生硬地對他扔了一句話﹕「護照拿來」。兌換後,那女子把護照和人民幣向他一丟。當時他的第一感覺是「中國人一點都不友好」。又一次,筱原靖治在徐彙區辛耕路上一家便利店內購物,突然店裏擁進一群小學生,誰都不排隊,嘰嘰喳喳就向營業員購物,把他擠在一邊。此情此景,讓他感覺到”這些小孩怎麼連基本的禮貌也沒有”。

他給上海市長韓正寫了一信,把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告訴市長,希望人人講文明,讓上海的形象更美好。筱原靖治的信引起市長重視。上海人該向世界展示一個什麼樣的都市形象?上海不是要成為與世界接軌的國際大都市嗎?要得到世界的認同,就要愛惜這座城市和上海人的形象和聲譽。(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上海人講攀比圖炫耀 舉債結婚
劉賓雁:心中裝著多少中國人?
《一生誠信》 再現知青事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