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探測超巨質量黑洞的周圍

標籤:

【大紀元5月18日訊】拜科技進步之賜,天文學家長久以來拍攝活躍星系核超巨質量黑洞邊界的夢想終於得以實現!

 歐洲天文學家 W. Jaffe 等人利用歐南天文台(ESO)位在智利的 8.2 米超大望遠鏡,加裝 MIDI 紅外干涉儀(infrared interferometry),於 2003 年 11 月拍攝離地球約 5000 萬光年遠的活躍星系(active galaxy)NGC 1068 核心附近的超巨質量黑洞時,取得黑洞周遭前所未有的清晰影像。照片的解析度高達 0.013 角秒,相當於位在 5000 萬光年遠的 3 光年視野。相關研究刊登在 2004 年 5 月 6 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期刊中。

 如圖,觀測結果顯示:黑洞周圍的塵埃溫度約為攝氏 50 度左右,寬約 11 光年、厚約 7 光年;塵埃盤最內層約 2 光年之處的溫度則高至攝氏 500 度。結合上述影像與光譜觀測的結果,天文學家確認了星系中心超巨質量黑洞周圍的塵埃盤確如先前之猜測,是由氣體與灰塵組成的「甜甜圈」狀(torus)構造,且塵埃盤中的高溫灰塵主要是由鋁矽酸鹽類成分所組成,其中,最可能是鋁矽酸鈣(Ca2Al2SiO7),這種成分在一些超巨星(super- giant stars)大氣外層的高溫環境下也曾發現過。

 對天文學家而言,活躍星系是相當迷人的天體。它們的核心相當密實,所發出的輻射,不論在哪一個波段,即使遠在半個宇宙外的地球都能清晰地觀測到。天文學家認為:所謂的「類星體(quasars)」很可能就是更遙遠的活躍星系核。此外,天文學家猜測:活躍星系核的動力來源,應該就是當黑洞周圍的氣體灰塵墜入核心質量高達太陽數十億倍的超巨質量黑洞的深淵之前所放出的巨大能量。

  NGC 1068(梅西爾星表M77)位在鯨魚座中,是全天離地球最近、最亮的活躍星系。以可見光波段看來,它似乎只是個尋常的棒旋星系(barred spiral galaxy),但在紫外線與 X 射線波段,NGC 1068 的核心亮度卻異常明亮。天文學家估計其中超巨質量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 1 億倍左右。

(TAS 改寫自:台北天文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天文學家稱測得銀河系神秘中心大小
【專欄】曾仁全:探索中國財政的黑洞(2)
【專欄】曾仁全:探索中國財政的黑洞(3)
【專欄】曾仁全:探索中國財政黑洞(4)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