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對台戰略清晰 胡江互動各有算盤

標籤:

【大紀元5月19日訊】(亞洲時報李晶十九日報導)消息人士對亞洲時報在線透露,針對台海局勢,北京已有一套“相當完整”的反制構思。針對陳水扁公投制憲問題,北京方面將會因應台北的具體做法作出針對性回應。這套“先發制人”和“戰略清晰”的策略,原來又涉及胡江之間的微妙互動。

據了解,中國領導層對於陳水扁執政後的局勢,基本達至共識。這共識的內容可簡括為兩點:一,對陳水扁不抱任何希望,但要以“戰略清晰”明確阻止陳水扁推動公投制憲。二,停止“聽其言,觀其行”,在台方做出動作前採取“先發制人”的反制措施。知情人士指出,這套沙盤推演的內涵,簡而約之可成為八個字──“先發制人”,“戰略清晰”。

“先發制人”,“戰略清晰”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中國近日表明要研究統一法的可能性。中國最近表示要考慮制訂統一法,以強制性的法律推動兩岸統一,也是針對陳水扁表示要在2006年公投制憲有關。北京一直認為,陳水扁的公投制憲是無異於“台獨時間表”。

中國總理溫家寶5月9日在倫敦會晤華僑時公開表示,北京將“認真考慮”究制訂統一法。這是中國大陸領導人首度正面回應制訂統一法。溫家寶這次表態,可能會產生催生作用,相關部門也將就此議題展開討論。大陸學者和官員過去曾半公開討論統一法的利弊得失,但有中國內部有一種意見認為,制訂統一時間表會令大陸在統一進程上處於被動,不能因應兩岸實際經濟政治實力調整統一步伐。不過,隨著台灣政局轉變和陳總統推動公投制憲,愈來愈多中國大陸人認同將統一落實為法律的重要性。

除了政治論述方面,在外交方面,軍事方面,中國大陸今後也會推出一連串針對性的反制措施,務求在台灣採取行動前取得主動。美國政府近年以“先發制人”方式對付恐怖主義,中國也決定效尤。中國過去對台政策,多以回應為主,但中國新領導決心化被動為主動。

另外一個“先發制人”和“戰略清晰”的具體証明就是中國大陸國台辦5月17日凌晨發表授權”聲明。該聲明對今後兩岸問題提出了基本看法。值得注意的是,這份聲明肯定是政治局常委的共識。在這份中國大陸的授權聲明中,只有提及“一個中國”,無提及“一國兩制”,其原意就是以務實的態度,先求解決兩岸經貿等民間較為關心的議題,這既是“寄望於台灣人民”的體現,也是作為對陳水扁“拒不談判”的反制措施。

據了解,北京認定陳水扁極可能會在台灣繼續執政四年,其七點方針,反映中國政治局常委同意以這七點作為今後四年兩岸關係發展的框架。由於現時中共中央對台工作小組組長是中共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不少人把這份聲明視為胡錦濤上場以來對台工作的最重要論述,並將聲明中關於未來對台工作的六點方針簡稱為“胡七點”,將之和江澤民在1995年1月30日提出的“江八點”相提並論。

外界評論認為,“胡七點”是“硬中帶軟”,也是“軟中帶硬”。“胡七點”中恢復兩岸對話與談判,以適當方式保持兩岸密切聯繫,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建立緊密的兩岸經濟合作安排,妥善解決台灣地區在國際上活動空間等建議,代表中國大陸仍有“利多”吸引台灣,但其底線是陳水扁決不可以在任內推動公投制憲。

消息人士指出,“胡七點”基本上沒有超脫出“江八點”,它不提“一國兩制”,只是策略上的運用而不涉原則分岐,“胡七點”和“江八點”唯一的不同,就是放棄了“以靜制動”而是“先發制人”。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聲明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之間的共識。可圈可點的是,在江和胡互動的問題上,江澤民似乎並不是“先發制人”,而是“以靜制動”。從胡錦濤的角度看,“先發制人”代表把一切先講清楚,政治局常委有了共識,到出了情況,胡溫也不至陷於群龍無首,動輒得咎的被動局面。

中央軍委會主席江澤民似乎是刻意和在對台工作保持距離;這個“燙手山芋”就由胡錦濤和溫家寶的新領導層接了過來。對胡錦濤而言,減低對台工作的風險系數成為當務之急,“戰略清晰”正好可以避免有關問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分析人士談北京警告台獨聲明
村官私刻村民印章  冒領災減款13 萬
康師傅將斥鉅資爭搶大陸冷藏市場
北京六方會談工作組會議仍未確定下次會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