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散人:妥協與和解的智慧

五嶽散人

標籤:

【大紀元5月3日訊】4月29日,南非大使館在北京舉辦了“慶祝南非實現民主、自由十周年”的酒會,雖然在北京舉辦的外事活動異常頻繁,但這個酒會還是吸引了最多的媒體參加。酒會的名目是“民主、自由”,其內涵卻是民族和解,而這種和解體現的,是一種不同的政治智慧。

  在南非建國的94年中,大部分的時間實行著人類歷史上最醜惡的制度之一—種族隔離。在這種政策下,不但異族通婚成爲違法的,就是不同種族間發生性關係也是違法。執政的國家黨在任何公共設施中,都實行“種族隔離”政策,在那個時代的南非,黑人需要終生攜帶特殊證件才能穿越某些特定區域,而這些區域是白人可以隨便通過的。

  當時的南非白人政府甚至在實質是剝奪黑人土地的法律上,加上了一個美麗的稱呼——家園政策。這個政策讓占全國人口75%的人,聚集到13%的不毛之地居住。就這樣的赤裸裸的強盜法令,在解釋其意義的時候,卻被形容成“讓黑人部落擁有自給、自足、自治的傳統土地”。

  按照任何我們這裏可以想象的原則,這樣的壓迫唯一的結果就是一次暴力革命。因爲南非白人政府的行爲,足以賦予暴力革命的正義性。但這種狀況在南非始終沒有發生。“非洲國民大會”倡導的是以罷工與遊行結合的抗議方式,儘量使暴力衝突的可能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1980年,南非成爲非洲最後一個由白人執政的國家。世界輿論開始大規模的譴責南非的種族隔離、種族歧視政策,並且在經濟上對南非進行制裁。1990年,德克勒克先生執政後,首先廢除了歧視性法律,並且釋放了被判處終身監禁的曼德拉。在1994年的4月27日,曼德拉先生成爲民選的總統,南非從種族隔離走到了種族和解。

  在這種種族和解下,白人並沒有因爲放棄了政權而受到報復,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回歸到一個嶄新的社會中,繼續他們的生活。如果我們回想五、六十年代的美國,我們就可以發現,同樣的事情也在那裏上演過一次。最終的和解代替了無休止的鬥爭與革命,受益的是整個社會。

  在我們傳統的概念裏,壓迫與反抗的唯一結果,就是你死我活的革命,這種革命的理念使我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缺少了一種能夠妥協與和解的政治智慧。暴力革命雖然可以最快的使一個原來受到壓迫的階層得到地位,但也因此造成了一種新的受壓迫階層——一個新的“賤民”階層,同時也就造就了下一次社會動蕩的背景。

  這種以暴力開始,最終以暴力迴圈的社會,不會讓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幸福與安寧。印度的聖雄甘地所柄持的理念,就是用非暴力的手段來終結暴力的歷史。林達先生在啓蒙式的著作《近距離看美國》中說,衝突的一方首先放下武器、尋求和解,是一種偉大的智慧。這種智慧不是在戰場上的運籌帷幄,而是離開戰場的妥協。只有這樣的妥協,最後才能換來和解與共存。

  現在的南非,白人也放下了心理上的焦灼,因爲他們發現和解後自己並沒有失去什麽,生活更美好了、選擇更多了,並且永遠離開種族暴力的陰影。黑人在一個平等的環境中體現自己的價值。雖然還有不少不如意的地方——比如黑人的經濟實力與參政的能力都比較弱——但畢竟在一個消失了敵意的社會中,一切將在新的框架內和平的解決。

  南非人是幸運的,因爲他們妥協與和解的智慧。@(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五嶽散人:我不是孩子 也不是一條狗
五嶽散人:六月六日 曾發生過什麽?
五嶽散人:胖子都曾瘦過
五嶽散人:說說我認爲的幸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