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過熱 胡溫齊踩煞車

標籤:

【大紀元5月5日訊】(大紀元時報記者林平君/整理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四月廿四日在「博螯論壇會」上表示,中國必須控制盲目的投資和建設,避免投資過熱而破壞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的經濟學家認為,胡錦濤的呼籲說明問題的嚴重性,對各級地方政府是一個嚴厲的警告。

中國今年第一季成長率高達9.7%,工業生產成長也創下新高,中國官員擔心成長過熱將引發通貨膨脹,原物料短缺情形將加劇。中國今年一至三月固定資產投資激增43%,幾乎是去年成長的二倍。

國務院廿五日發出通知,決定提高鋼鐵、電解鋁、水泥及房地產開發等固定資產投資的自有資金比例。

中國總理溫家寶廿九日接受《路透社》專訪指出,鑑於通貨膨脹加速以及鋼鐵、水泥等產業投資過熱的隱憂,中國政府將採取「強有力」措施為經濟降溫;另外,也會避免冒然改變人民幣緊釘美元匯制,以免威脅區域及全球金融市場穩定。

「溫氏」效應,來真的

中國人民大學一位經濟學家對《路透社》說,中國自從一九八○年代開始就面臨著這個問題了。因為中國投資大部分不是來自私人投資者,而是來自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一些官員不關心投資的長期回報,導致了盲目投資和重複建設。

經濟過熱引發胡、溫兩人矢言降溫,顯見問題不可小覷。根據《新華社》報導,江蘇省一座造價高達一百零五億元人民幣 (折合十三億美元)的鋼鐵廠建築工程,已被下令全面停工,該廠涉嫌偽造文件獲得融資,非法取得四百多公頃建設用地,有關官員將遭懲處。

匯豐銀行中國區資深經濟學家屈宏斌廿二日來台參加「全球暨中國經濟展望研討會」時也指出,中國確實有嚴重的投資過熱問題。去年SARS疫情穩定後,中國決策高層就開始著手控制「投資熱」,二○○三年中國投資金額高達GDP比重的47%,堪稱幾十年來世界經濟史上最大的投資熱潮。屈宏斌還指出,令人憂心的是「中國的投資效率正逐年下降」,透露出這股投資狂潮背後潛藏的泡沫化危機。

對台影響,相對輕微

屈宏斌表示,除了調高存款準備率、緊縮信貸外,中國官方也應該透過地方政府,進行反腐敗、思想再教育的改革,否則經濟泡沫越堆越高,危機恐會一觸即發。

屈宏斌認為,中國現在是全球裝配中心,離製造中心還有段距離。台灣主要是輸出電子零組件到中國組裝,所幸出口到中國的資本財比重不到25%,遠低於南韓、日本的35%,他認為:「這對台灣是個好消息,因為影響相對輕微。」加上台灣內需、就業好轉,匯豐集團估計今年台灣GDP成長率可達6.5%。──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台商資金 立委促建匯回管道
荷蘭銀行家談中國金融市場
荷蘭銀行上海分行金融主管談中國金融市場
沈金柱根留台灣 戮破西進神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