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的「殘酷五月」

標籤:

【大紀元5月5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江楠採訪報導)在中國的大學校園裏,有「殘酷的五月」這樣一種說法,因為對大四的學生來說,再過兩個月他們就要走出校園,他們要就業或繼續深造,到五月就該有個著落。近幾年來,大學生就業市場的情況一直比較嚴峻,而對哪些來自農村,家境貧苦的學生來說,他們在五月要受到的煎熬恐怕要格外的多。

大學畢業之後的人生道路應該怎樣走,這是一個令山東農業大學四年級學生鄭同學一籌莫展的問題。鄭同學來自農村,父母臉朝黃土背朝天,節衣縮食供鄭同學讀書,所盼望的就是鄭同學有朝一日大學畢業,找到一份收入好的固定工作。但到目前為止,鄭同學發出的簡歷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

鄭同學:怎麼說呢,就業形式還是比較嚴峻的吧,首先說我學的是水利,因為現在水利就業面比較窄吧,在山東省,就說在我們這個學校的情況下吧,如果想進對口的專業,我想應該是比較困難,因為人數要的比較少,畢業生比較多。

不過,鄭同學暫時找到了一份地質勘探工作,這份工作流動性大,不穩定,和他的期望相去甚遠。鄭同學的志向是讀研究生,但他不幸以10分落榜。鄭同學希望能夠集中精力準備再次考研,這份地質工作要求他走南闖北,不利於他考研的準備工作,但如果不去工作,家境拮据的他覺得太對不住父母雙親。

鄭同學:考慮到父母那方面,如果我找不到工作,處於待業狀態,他們造成的壓力比較大,畢竟上了四年大學,還沒找到工作,相對鄰里給他們造成的壓力比較大,但是我的想法就是想在奮鬥一年考研,但是又迫於家人這方面的原因,我又不得不去找工作,如果就我這個專業來說,我自己再用功一年,考研我感覺應該是沒有問題。

在中國今年兩百多萬的大學畢業生中,像鄭同學這樣為前途命運而煎熬的,恐怕遠遠不止他一人。根據官方的數位 ,截至今年2月,還有近百分之二十的應屆畢業生就業還沒有著落。同那些畢業後就業無門的學生相比,鄭同學手中至少還有一分就業意向書,算是幸運者。

由於大學生畢業就業市場形勢嚴峻,蘭州大學一名讀二年級的同學向記者表示,雖然離畢業還有兩年,他已經感到了就業的強大壓力。

學生:我是從農村來的,以前學習挺用功的,我本身高中的時候整天只知道學習,硬式教育教育出來的,上大學比大城市出來的同學差別很大,所以壓力就更大,雖然說自己非常努力的向他們學習,上大學之前我連電腦都沒碰過,本身家庭條件不怎麼樣,這種形式總體來說好像不太好吧。

這名同學對記者說,他的專業目前還比較熱門,因此就業困難相對還小一些,要比中文系,歷史系的同學有些優勢。這名同學說,如果能找到工作,他不打算考研究生。

學生:許多同學都打算考研,我不想,本身家庭條件也不太好,所以想早點出來就業,對家裡多一點幫助。

在中文網站上,有關大學生就業難的討論非常的多,有人認為大學生就業困難體現了政府教育產業化改革的失敗,有人認為大學生就業難是因為學校擴招,畢業生數量供大於求。接受記者採訪的兩名大學生都表示,大學生就業難,像他們這樣沒有家庭背景,家境貧寒的農民子弟就業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大學生負債消費成潮流
中國大陸三千萬青少年有心理問題困擾
調查顯示近八成中國大學生近視
自殺陰影籠罩下的中國大學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