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愛與包容 520台灣再出發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永耀╱特稿﹞總統就職典禮即將到來,除了各界關注的就職演說外,慶典活動主辦單位亦煞費心思,從最基本的通行證、餐宴到各項晚會等,無非希望展現未來政府愛與包容的理念,並在二二八牽手護台所形成的氛圍基礎下,從五二○再出發,揮別歷史遺緒,追求族群和諧。

 總統大選紛爭造成一定程度的社會撕裂,除考驗整個法治體系化解爭議的效能外,最重要之處,在於民眾能否堅信民主,認同台灣這塊土地。

 因此,「愛台灣」絕非虛擬的政治口號,或是扭曲用來區隔非我族類的工具,其背後所代表的具體面向,從最基本的台灣利益優先、民主體系鞏固,乃至各項政經制度安排等,都是在面臨國際與兩岸競爭壓力下,為完善與擴大共同的福爾摩沙的生存空間,所做的努力。

 族群之間的包容,也應該建基在這共同體之上,如果民主與法治秩序崩解,民眾起碼的相互信任不復存在,就遑論追求族群和諧的社會。

 漢族與原住民族關係,自中國或外國先後來台移民間的互動,絕非倚賴幾句政治標語便能維繫,主要還是要透過各種措施的配套運作,不單是族群如此,兩性、城鄉、地域的平等,都有賴公正的制度。

 看看他國經驗,民主程度常決定族群相處的關係。

 加拿大的魁北克雖屢屢要求獨立,但透過公投與民主制度,未因此造成嚴重衝突,深受西方民主薰陶的捷克,則在一九九三年與斯洛伐克順利和平分家。

 反之,東南歐部分民主較為貧瘠的國家,至今仍深受族群衝突之苦,不僅國家發展停滯,也無法趕上這波歐盟東進之列,使得前景更是雪上加霜。

 從更宏觀的格局來看,追求族群的愛與包容,就是要建立公正與穩固的民主制度,今年二二八牽手護台已經說明多數民眾早將半世紀前的歷史悲情加以昇華,期待能凝聚與團結島內意志。

 如今五二○的再出發,將是關鍵契機,無論朝野與民眾都該體認到,信任民主並進一步加以深化,不僅是最起碼的公約數,亦是化解衝突的唯一選擇。(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