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工業仍被少數財閥控制

標籤:

【大紀元5月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白樺莫斯科報導) 世界銀行在一份關於俄羅斯經濟現狀的調查報告中指出,俄羅斯的工業目前仍然被少數財閥控制著,效率極為低下。這些財閥在九十年代的私有化過程中,通過巧取豪奪,化公為私,迅速成為俄羅斯的爆發戶。

世界銀行的報告顯示,蘇聯解體後10多年來,除了服務行業外,俄羅斯經濟結構和市場的資本化程度同蘇聯時期相比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俄羅斯經濟的市場化程度仍然很低。同蘇聯時代相似,大型工業集團、原材料工業以及國家對經濟的調控這三個因素現在仍然主導著俄羅斯經濟。與此同時,市場經濟的真正價值觀念“競爭”和“開放的資訊”這兩個因素在俄羅斯經濟生活中仍然非常缺乏。如果說過去國民經濟完全被國家擁有的話,那麼目前國家和財閥集團是俄羅斯經濟的主要擁有者。

世界銀行的這份報告被認為是最近5年來勾畫俄羅斯經濟現狀最為詳細的一份。同時這也是第一次嘗試研究俄羅斯經濟中的私有化程度及財閥集團所扮演的具體角色和影響。

世界銀行的研究分析表明,目前在俄羅斯最大的23家私營財團和公司控制著俄羅斯17%的銀行業,35%的銷售市場以及38%的就業市場。 俄羅斯國營企業控制著11%的就業市場和25%的銷售市場。外國資本控制著5%的銷售市場。目前最盈利和最具有戰略價值的一些行業,包括石油、金屬、汽車製造、鋁業、鎳業、化學工業、造紙業等是俄羅斯財閥勢力最集中的地方。普通的私營資本和外國資本集中在煙草業、無酒精飲料業、糖果業和啤酒業。 由於投入少、利潤高、回收快,食品業也是外國資本最集中的地方。俄羅斯中小型私人資本比較來說集中在印刷業、家具製造業、漁業、麵包業、建築材料等領域。鑽石和天然氣的開採、伏特加酒的製造、輪胎生產、能源生產和供應等行業,國家資本最為集中。

*中小型私營企業更有效率*

調查報告還透露,俄羅斯的中小型私營企業要比財閥們擁有的大企業更有效率和活力。國營企業最沒有效率。外資企業在生產效率、利潤率等方面都好於俄國企業。但財閥們在投資方面較為慷慨。財閥和外資對自己企業的投資要比中小型私營企業高出30%。

就業市場的形勢是,最近幾年,新的工作崗位基本上都是由1998年經濟危機後生存下來的俄羅斯中小企業創造的。國營部門目前仍然是雇佣人數最多的地方,而且數量呈上升趨勢。專家們說,這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社會保障,為那些沒有專業技能的人員提供工作崗位。

*高度壟斷妨礙競爭*

世界銀行警告說,同其他國家相比,俄羅斯經濟特別高度集中在國家和少數利益集團手中,這種對經濟的高度壟斷將妨礙競爭,阻礙經濟發展。世界銀行建議俄羅斯撤銷財閥利益集團所控制的一些領域中的保護性政策, 消除壟斷,鼓勵自由競爭,吸引外資,使俄羅斯經濟對外部世界開放,變得多樣化。

但俄羅斯經濟界對世界銀行的報告並不完全贊同。一些分析人士說,財閥們控制的大企業要比中小企業更有效率,表現更好,更具有競爭能力。莫斯科的經濟學家科列帕奇說,恰恰是這些大企業是俄羅斯近些年來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他說:“大企業利用目前國際原材料市場的有利形勢,大規模提高了對外出口。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俄羅斯的經濟增長率。比如石油出口量突破了記錄。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的出口也大量增加。”

俄羅斯的經濟學家們還認為,俄羅斯經濟中資本的集中過程還沒有結束。而且在石油、金屬等行業,企業的規模越大,越處於壟斷地位,越有利於在國際市場上競爭。

各方面的經濟學家似乎都一致認為,無論是世界銀行還是俄羅斯本身,目前都無法真正弄清眾多的俄羅斯企業的真實所有人。企業名義上的所有人同真正的所有人有時存在很大差別。莫斯科卡內基基金會的研究員猶達耶娃說:“目前還很不清楚,也不明瞭。存在著許多神話,誰擁有什麼,誰控制著什麼,都不清楚。在一些情況下,財閥們擁有的財產數目有時被誇大。總之目前還完全不清楚俄羅斯財富的真正分配情況。”

經濟學家們說,俄羅斯的私人產權至今缺乏有效保護。由於怕惹麻煩,大多數企業領導人都不願意提供企業運轉的真實信息。另外,為了洗錢和逃稅,企業家們也大量使用一次性的註冊公司,這些都增加了研究難度。所以至今仍然沒有任何人能準確地知道俄羅斯經濟生活中資本財富的集中分配狀況和企業的真實利潤,這種形勢顯得非常荒謬。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圖文:莫斯科人的五月節
美中特使官員會商北韓核危機問題
分析中國要歐盟解除軍事禁運
俄羅斯一名共產黨員在遊行中被軋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