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田:盜版的自由

安田

標籤:

【大紀元6月16日訊】盜版對於作家來講無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沒有哪個作家希望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碼出的文字,被不法的商販印刷成非法的圖書販賣。但今天朋友轉來一則有關盜版的消息,卻讓我對盜版行爲有了另外的理解:盜版對於資訊的傳播,竟然有正版不可比擬的速度。

該則消息如下:

近日,分局對轄區的車站、繁華地區以及新華書店等19家圖書經營主體進行了檢查,此次檢查主要針對有關《新聞風暴:中國現場直播紀實》的影像資料;安田所著小說《天安門情人》;王丹、王軍濤所著《六四參加者回憶錄》、《天安門黑手備忘錄》等有關非法書籍 ,檢查中未發現上述非法書籍。(平谷分局)(http://www.hd315.gov.cn/ask.asp?aa=13983)

顯而易見,這是中國大陸一個管理部門(平谷分局)的普普通通的內部通告。由此,我們知道,今年有關“六四”的幾本書,不僅上了大陸的禁書黑名單,而且已經有了盜版。之所以這樣說,是出於對我自己的小說《天安門情人》的瞭解:根本沒有“非法”發行到大陸某個城市19家圖書經營主體裏去的能力。所以,這個內部通告裏所說的《天安門情人》,是盜版無疑。

這個消息真是讓我哭笑不得。一方面,作爲作家,應該反對盜版。另一方面,作爲作家又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最大範圍的傳播。在魚與熊掌之間進行取捨,不會是一件快意的決定。好在我無需爲此抉擇,因爲市場經濟已經憑藉我所無法體味到的嗅覺敏銳,作出了合乎潮流的選擇。

省卻了選擇的痛苦,我才可以完全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面對這則新聞。我想,這起盜版事件的受害者們,也不得不爲這樣的盜版鼓與呼!何也?在今天資訊封鎖的中國大陸,非法的盜版成了打破資訊遮罩牆的工具,成了唯一可以讓受害者們的文字得到流傳的方法。對於受害者們來說,與其被隔離於大陸之外,何如就讓市場經濟的車輪偷偷地把自己的思想帶進鐵屋中?

也許這就是市場經濟的魅力。面對它,無論是被禁的作家還是擁有了一切行政司法權利的中共,都失去了控制它的力量。從這一點上說,這也體現了自由的力量。因爲相對於鳥籠裏的計劃經濟,市場經濟無疑象徵著自由的一極。中共已經爲經濟的自由放行,而整個的中國,也從這樣的自由經濟中體會到了發展的甜頭。那麽,我相信總有一天,鐵幕下的人在吃飽喝足以後,會打個飽嗝說:我們可否再享受一下藍天的顔色?看吧,一旦一絲的光線照亮了人們的眼睛,自由的聲音必將打碎鐵的枷鎖。就像今天,中共面對盜版者的無奈一樣,他們也必將感歎:自由是無法禁止的!因爲對自由的渴望,是天賦人性之一!

感謝盜版者,在“非法”的情況下工作,把資訊傳播給“合法”的公民。但我突然想到:那些購買盜版圖書的人,是否真的是“合法”的公民呢?當他們掏錢購買的時候,我相信,他們對於“合法”的理解一定有和中共不同的概念。作爲遠在大洋彼岸的作者,我不清楚中共對於這本盜版書的“非法”定義是否因爲它沒有得到作者授權的緣故。如果如此,我得深切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但我寧願他們能夠網開一面,不要追究盜版者的責任。而如果是因爲這本書不幸被黨和政府認爲威脅了他們的領導,那麽我就不得不懷疑他們那幾百萬的軍隊、無所不在的警察、六千萬的忠誠信徒,爲什麽沒有讓黨産生足夠面對三百頁紙張的自信?難道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中囯共產黨對於自由也有著和我一樣的理解?所以,他們大張旗鼓地禁止這本書,實在是出於對自由的第一絲光線的恐懼?

盜版,就是掘開鐵屋門縫的針,自由的光線由此進入。盜版,正是經濟自由成熟以後,探索政治自由的必然工具。讓我們每一個在海外被禁的作家都對這樣的盜版歡呼,只要你的作品有光的魅力,一定不愁沒有讓它穿透鐵屋的針孔。

2004-06-15

──轉自《新世紀》(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