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國家旅遊 當心馬蠅作怪

人氣 689
標籤:

【大紀元6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
 到中南美洲或熱帶國家旅遊,應注意防蚊措施,有位醫師至秘魯,曾被幼蟲叮咬,返台灣後,頭皮腫痛,原以為是毛囊炎,經切開引流,赫然發現是馬蠅幼蟲作怪。

 成大醫院皮膚科醫師李玉雲表示,該名病例於一年多前至秘魯旅遊,返台後二、三週,感覺頭皮腫痛,家人察看像似有東西快要迸開,於是在家人建議下到皮膚科診所就醫。

 診所黃醫師原以為是毛囊炎,作切開引流膿瘍,竟然發現正在蠕動的白色小蟲,立即轉介至成醫皮膚科,經抗生素治療,感染發炎未惡化,而所發現的小蟲就是馬蠅幼蟲。

 李玉雲表示,馬蠅通常寄生在牛、馬動物身上,蠅卵會附著在其他宿主上孳長,母蚊腹部附著蠅卵,該名患者被蚊蟲叮咬,蠅卵藉著叮咬傷口,生長在頭部皮膚。

 李玉雲表示,通常蠅卵孵化為成蟲週期,約需五至十週才會鑽出來,但生長這段期間,人體宿主自然會感到局部疼痛,產生發炎腫痛現象,但不致危害人命。

 她表示,蟲卵寄生人體上的案例不是沒有,例如傷口未清理乾淨,就會長出蛆來,但有時候這種蛆會吞噬細菌,反而有助傷口復元。

 她強調,人體感染馬蠅應屬境外移入偶發病例,應非本土病例,至中南美洲或熱帶國家,最好作好防護措施,若被蚊蟲叮咬,且叮咬疼痛感明顯,就應高度懷疑馬蠅感染的可能性。(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鴻禧:政府應協助金門發展觀光
台灣觀光年世界民俗嘉年華
瑞典森林散步
紐約新增旅遊勝地 總督島向民眾開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