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則徐:中國是不在地球上的

顧則徐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7月22日訊】*先生,好:
  
  謝謝來信。
  
  上海房産問題是中國經濟的問題之一。中國經濟又是世界經濟的一個構成部分。但是,僅僅認識到這一點還不夠,還要認識到,經濟的運動是整個社會運動的一個部分。經濟運動與其他社會運動之間的關係,在不同類型的國家,是有著差異的。
  
  在當今世界,中國是一個特例。上周五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我的時候,涉及到了相關的問題。記者問我,西方一再預測中國金融的危機,但中國的銀行卻並沒有爆發出風暴。我告訴他,在相當長時期裏,中國銀行始終會處在崩潰的邊緣而不會發生崩潰,基本的原因是國有銀行的信用具有政治牢固性。老百姓知道政府不敢讓銀行垮臺。即使出現擠兌苗子(地區性擠兌),政府可以調動強大的資金撲滅火苗,同時開動宣傳機器穩定人心,派出大量幹部做人們思想工作。如果出現全國性擠兌,實在沒有辦法了,中國政府可以把銀行關掉幾天以爭取實現穩定的時間,宣傳、人盯人做工作、警察彈壓、抓幾個“貪官”,等等,只要能達到穩定壓倒一切的目的,一切手段都會也敢於使用。只要經濟運轉,就有財政收入,有財政收入就可以彌補銀行虧空;財政赤字到不能承擔,可以號召全國勒緊褲帶忍兩年,可以加稅、加費、罰款,可以鬆開土地控制,可以放鬆對污染企業的限制,可以放任企業三角債,可以保護企業拖欠工資,等等。這不是你從美國的經濟運行角度可以理解的,不是你所研究22年的經濟學可以單獨解釋的。
  
  你認爲上海的發展定位是世界級大都市,其房産價格應該跟紐約、洛杉磯進行比較,從這角度說,上海房産價格還有很大增長空間。如果你的前提是時間設定100年或50年,我至少不會反對你的觀點。如果你的意思是證明眼前上海房價高速增長的合理性或非泡沫性,我實在不能苟同。西方有無數的人以爲中國的經濟數位跟他們國家的經濟數位一樣,是經過正常、平穩的經濟運轉形成的,即使經濟學界明知中國官方數位存在著水分,但即使擠掉了水分的增長率也已經讓他們暈眩。你在美國14年的經濟學背景,很容易使你跟著一起驚訝,而作爲中國人,又很容易把這種驚訝轉化爲特別的興奮。這一點,可以從你把上海放在跟紐約、洛杉磯一個等級比較上得到反映。我也很驚訝,你有8年復旦大學的經濟學背景,是聽慣中國一向喊叫不負責任的口號的,應該不會把口號當回事,怎麽會把上海的世界級大都市口號當作思考問題的嚴肅前提呢?
  
  房子在中國的意義,屬於人們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在上海,長期僵硬的戶口制度強化了人口的非流動性,更增強了人們對房子的必需性。因此,房子的價格合理性首先必須符合木桶原理,即它必須能夠使社會低收入階層能夠承受。這是我根據中國實際判斷房價是否有泡沫的首要標準。你在復旦8年,應該知道那個地段無論如何不屬於中心的,你知道復旦附近的房價現在達到了多少嗎?5000元/平米左右。復旦大學往北,三門路那個偏地方,現在房價達到多少嗎?4000元平米左右。你還應該知道一點,所謂房價僅僅是基價,房産商並不願意說高價,所宣稱的價格通常都是樓層最差、朝向不好的最便宜的房價,更不包括稅收之類費用。你知道上海低收入階層真正的收入是多少嗎?浦東新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外表漂亮的現代化工廠流水線上的熟練工月收入,低的只有800元RMB,一般都在1000元左右。至於上海600元月收入的階層我就不說了。當一個1000元/月左右的人不吃不喝10年都不能買一套最小的房子時,而這種人(1000元/月左右收入以下)占了當地總人口至少50%時(把原郊區、今也屬於市區的人口考慮在內,這部分人口不會低於70%),你還能認爲房價的上漲是正常的?紐約、洛杉磯是這樣的嗎?千萬注意,中國的文化是不傾向人口流動的,而制度更是不讓人口進行流動。中國所謂的流動人口,其主體是家不動、謀生動,而上海人更有著連謀生也少動的習慣。
  
  我說上海的房産是腫瘤裏的腫瘤,沒有談的一個問題是,房價的上漲僅僅是造成了社會消費總量增長的虛假現象,真實的情況是嚴重抑制了社會消費的增長。當社會普通階層人口(包括中等收入的階層)無法承受房價而又沒有民主機制對其進行干涉時,他們就不得不勒緊褲帶進行儲蓄;一個人儲蓄還不行,必須要一家老小共同儲蓄,實行家庭“共産主義”,以解決購房問題。這樣,爲了購一間房子,人們就不得不把自己的消費限制到最低程度。在消費觀念上,現實迫使人們回復或停留在了農業時代水平。而中國教育的産業化、醫療的産業化更是迫使人們強化了自己的儲蓄意識。因此,中國經濟增長率的主要貢獻因素並不是消費,而是固定資産的投資,是外資的投入,是人力成本的低廉。
  
  由此你可以看到,房地産與銀行之間存在著一種互爲生存的關係。人們還僅僅看到,銀行對房地産的投入增加了銀行的危機趨勢,但是沒有看到,正是由於房地産價格的高漲,迫使了人們進行儲蓄,從而保證了銀行的高儲蓄率,而高儲蓄率正是中國的銀行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在高儲蓄率前提下,銀行又必須尋找穩妥的貸款物件,而房地産只要維持價格上漲的趨勢,就是風險最小的貸款物件之一,同時,銀行爲了進一步維持自己的高儲蓄額,也必須對房地産進行支撐。央行今年出臺了抑制房地産增長的121號文件,不僅受到了房地産業的抗議,而且在銀行系統也並不能夠得到執行,根源就在這裏。這種情況在紐約、洛杉磯有嗎?
  
  所謂121號文件,如果不是書齋裏的人拍腦袋拍出來的空主意,就是央行官僚爲了迎合國務院宏觀調控心理的虛晃一槍。在中國,如果真正要限制房地産泡沫,抑制炒作,手段多的是。比如,我在回答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時說,只要把購房與購房者所交納的個人調節稅數額結合起來就可以了,當購房者購買一定金額以上的房産或第二套房子時,讓他拿出納稅證明即可。要購好房、多購房,就必須以多納個人調節稅爲前提,就必須證明購房款的合法性。在紐約、洛杉磯,有多少人敢在不能證明自己錢款的合法性時購置鉅額不動産業?但是,中國不會有人願意採取切實的措施,因爲,沒有人願意真正限制房地産泡沫。中國所謂宏觀調控,並不是不需要泡沫,而是覺得泡沫太大了,實在不像樣子,把泡沫壓縮掉一點而已。
  
  你來信建議我視野放寬,從思考、研究問題的原則言,這是不錯的。但你沒有注意到的是,在討論上海房産這一問題的時候,我的視野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的經濟學限制,至於從紐約、洛杉磯角度看上海房産,第一我不會,第二我不願。西方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的估計一再發生偏差,原因就在於不知道中國是不在地球上的,而是在月亮上的,以爲地球上有海洋,月亮上也應該有海洋。當然,也並不等於中國的經濟學家能夠看清中國自己的問題,他們經常會說出讓人笑掉牙齒的話,原因太多,就不說了。
  
  我英語基本屬於文盲,只能猜了你的意思回信。有言語唐突的地方,請原諒!
  
  
  顧則徐
  2004/7/20

轉載自《新世紀》網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顧則徐:子夜
顧則徐:偉大的創造——河山電視臺
顧則徐:是依法判決還是篡法判決?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