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對日新思維和中日關係的真相

寒山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30日訊】最近一年多來﹐對日關係成了中國民間輿論的熱點。《戰略與管理》雜誌從2002年底開始發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了對日新思維的觀點。這些新思維包括一些和當今中國對日政策不一致的主張﹐例如淡化中日歷史積怨﹐不壓制日本發展適當的軍事力量﹐支援日本成爲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在亞洲和日本加強合作﹐打日本牌以牽制美國等等。

對日新思維也反對中國民間的反日情緒﹐這種反日情緒在戰時慰安婦﹑被強制送往日本的中國勞工﹑日軍在中國留下的毒氣和炸彈等等歷史舊帳的賠償問題上表現得很突出。而一些日本遊客在中國的胡作非爲更強化了民間的反日情緒﹐例如前不久日本遊客在珠海集體嫖妓事件就引起了共憤﹐並引發了中日兩國之間的外交糾紛。這種新思維當然更反對民間那種非理性的反日行爲﹐例如排斥一切凡是能讓人聯想起日本國旗或者日軍制服的東西。

對日新思維是由中國一些有影響的新聞和學術界人士提出來的﹐主要有前《人民日報》記者馬立誠﹐他是最早在《戰略與管理》上發表文章提出這個問題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時殷弘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馮昭奎也隨即在這家雜誌上發表了好幾篇文章。他們發表這些言論後﹐引起了中國輿論的注意﹐被一些反日情緒強烈的人嚴厲批判﹐甚至稱爲漢奸。對日新思維更引起了日本方面的興趣。

有關文章很快就被日本有影響的報刊翻譯﹐日本外交部也迅速邀請有關人士去日本訪問。有評論甚至說對日新思維在中國社會和中日關係上所造成的影響﹐是自八十年代以來少有的。

在對日新思維的背後﹐是中國思想和文化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日益現實主義化。這種現實主義導致了對日本問題的全面反思﹐其中最基本的﹐是對日本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的承認。因爲很明顯﹐一個經濟繁榮﹑國際影響巨大的國家是不可能長期背負歷史的包袱並在國際上低人一等的。也不可能永遠不發展和它的經濟和國際地位相稱的軍備。對日新思維的主張者認爲與其阻撓一個不可逆轉的潮流﹐不如順水推舟﹐以達到換取日本對中國的更多經濟援助和外交支援的目的。

這種新思維也建立在對日本社會現狀的認識上。日本法西斯已經是將近六十年前的歷史。今天的日本早已不是一個軍國主義國家﹐即使還有軍國主義傳統的影響﹐那也不過是一個民主社會中各種聲音的一部分﹐並不能主導社會。歷史固然不應忘記,但現實更不容忽視﹐這個現實就是日本戰後政治和社會體制已經全面得到改造﹑軍國主義的復辟已經沒有現實可能性。因此﹐新思維主張把歷史和現實問題分別處理﹐不要讓歷史舊賬妨礙現實的國家利益。

此外﹐對民間日益增長的民族主義情緒的反感也是新思維背景的一部分。九十年代以來﹐中共爲了轉移民衆對國內問題的不滿﹐煽動並縱容民間反美反西方的情緒。中共官方沒有預料到的是﹐這種盲目而非理性的民族主義情緒有一個更爲直接和方便的發泄口﹐這就是和中國有歷史積怨﹑但今天軍事上又不強大﹑因此可以被那些自命的民族主義者任意叫駡的日本。這種民族主義情緒已經使得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對中國産生了反感﹐對日本對華援助産生了消極作用。

應該說﹐對日新思維比中國官方一向的政策要符合歷史的潮流。中共數十年來一方面不斷以歷史問題要挾日本﹐在人民面前擺出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態度﹐以此證明它是中國民族利益的代表﹔但在另一方面﹐又以日本沒有對中國作出正式的戰爭賠償爲由不斷向日本伸手要援助﹐不但不把這種援助的規模和對中國經濟的幫助告訴人民﹐反而把中國自八十年代以來經濟發展的成就都算在中共改革政策的功勞簿上。難怪很多中國人至今仍然認爲日本對當年侵略中國所造成的損失一毛不拔。因此﹐對日新思維如果能夠被中共所容忍並進一步在民間得到傳播﹐不但有助於中日關係的良性發展﹐也有助於澄清自七十年代以來中日關係的歷史真相。

——轉載自《自由亞洲電台》網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寒山:從兩件小事看「六四」
寒山:紀念里根總統
寒山:蔣彥永醫生,你在哪裡?
寒山:「中國向何處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