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晴蔡詠梅評鄧小平

標籤:

【大紀元8月2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葉兵香港報導) 在中國官方隆重紀念鄧小平百年誕辰之際,這位對中國當代歷史具有重要影響的已故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再度成為一些專家學者的討論話題。有評論認為,鄧小平對中國的改革開放的功勞值得肯定,但是他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為國家作重大決策的做法破壞了中國的法治建設,對中國領導層廢除終身制方面的改革帶來惡劣影響。

*評論人士一般認為功大於過*

評論人士一般認為,縱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幾十年曆史,鄧小平功大於過,官方和民間紀念他是應該的。在北京的獨立撰稿人戴晴對美國之音指出,鄧小平的一個主要歷史功績是主導了中國社會的對外開放。

*改革開放 功在社會*

她說,“從改革開放來講,他功不可沒,特別是開放。從1978年以後,中國對外開放。雖然有些領域,比如軍隊、軍隊國家化、政治民主化,還有傳媒的自由,這些方面他還緊緊地把握住,但是整個社會對外開放了。而這個就是將來中國政治轉型,變成現代社會的一個最基本的東西。這是鄧小平開創的,毫無疑問。”

*不搞運動整百姓*

戴晴表示,毛澤東用政治運動來整肅異己的做法以及階級成份劃分和階級鬥爭等都在鄧小平手裡結束,這是鄧小平時代的一大特徵。

她說,“反駁的意見可以說,胡耀邦趙紫陽也是他讓他們下台就下台。對,這是兩個不好的地方,但是總的來講,從上到下的普通人、普通的共產黨員和非黨公職人員,用運動的辦法把別人往死裡整,這個毛澤東時代最大的特點在鄧小平時代結束了。”

*三七開 改革非一人之功*

香港開放雜誌執行主編蔡詠梅認為,毛澤東是一個要完全否定的人,而鄧小平則是真正可以三七開的人。蔡詠梅表示,鄧小平對中國改革開放的貢獻當然應該予以肯定,但是推動中國改革開放的其他領導人所作的歷史貢獻也不該抹殺。

她說,“既然談到改革開放,當時推動改革開放可能起作用更大的胡耀邦趙紫陽這些人的作用完全就被歷史抹掉了。”

在六四前夕被罷免的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在最後一次會見外國領導人的時候透露,中國的重大決策仍需要請示已經退休的鄧小平。這次對外洩露天機的不尋常做法也成了趙紫陽被解除職務的一條罪狀。

*晚年無職大權在握開惡例*

開放雜誌的蔡詠梅認為,鄧小平晚年雖然不擔任黨內外職務卻仍然大權在握的做法是違反憲法的,是一種權力的私相授受,而且給後來的領導者留下了一個壞榜樣,讓江澤民找到效法鄧小平作“太上皇”的先例,以普通黨員的身份把持軍隊進而凌駕於黨中央常委會之上。

她說,“這與黨章和中國的憲法是不符合的。但是鄧小平這樣做了以後,第一,他在六四事件上實際上就是一個普通黨員嘛,所以就是非法使用權力。這個權力應該被否定的,但他使用這個權力。他這樣作的結果就是今天的中國領導人,比如胡錦濤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但是他的權力會受到一個他領導下的(干擾)。因為在中共黨章裡,中央軍委是在黨總書記領導下的一個職位。現在變得很奇怪,總書記軍權是黨指揮槍,在中央軍委裡是副主席,還要接受軍委主席的領導。”

*中國領導人未廢終身制*

戴晴也對鄧小平在廢除領導幹部終身制方面留下的不良示範提出批評。

她說,“他沒有做出什麼好榜樣,也沒有做出什麼制度性的建制。實際上現在的中國領導人根本就沒有廢除終身制這一說。只有自覺的人,比如喬石、李瑞環這樣的人,他們覺得黨既然有這個規定,那我就退下去。可是不自覺的人,戀位的人還可以用種種理由賴在那個位置上。所以,既沒有制度性的建設,也沒有,比如他自己是個楷模什麼的,也沒有。”

*不在其位仍謀其政*

戴晴認為,鄧小平晚年在領導層任免事務上不在其位仍謀其政,跟毛澤東嚴密控制黨政軍高層人物的生殺予奪如出一轍。

她說,“他(鄧小平)說是不兼位,不兼任什麼責任,可是以一個普通的老人普通黨員,結果國家最重大的事情還是由他來決策。這個一樣啊,當年毛澤東就是那幾個位置,中央主席,軍委主席,國家主席什麼的,還不就是在他手裡捏著,可以把它作為獎賞,也可以作為懲罰,給他的同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鄧小平百歲誕辰 變中共權鬥舞台
港逾百人輪購鄧小平紀念郵票
大陸媒體曝 鄧南巡駡反經改黨內高層
胡錦濤重申中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