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農會設立公司 擔負拓展台灣農展品市場重任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8日電)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市場開放,農業面臨嚴峻挑戰。為減輕農業所受衝擊,部分農會突破經營瓶頸,集資設立公司,期盼透過農會之間的水平合作及垂直整合,以更靈活的方式推廣台灣農業,擔負拓展台灣農產品市場、協助農民的重責大任。

台灣加入WTO後,國外進口農產品進入市場,面對競爭,台灣農業面臨的挑戰更趨艱鉅。WTO最近通過「7月套案」達成多項決議,例如,農業境內總支持(AMS)、微量補貼及藍色措施等補貼總額以分段調降公式進行削減,並取消出口補貼等,引起台灣農業界高度關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認為,「7月套案」並未超出預期,都在可控制範圍內,對台灣農業影響不大。不過,部分業者憂心忡忡,指出台灣農產品原本就是生產過剩,人力成本又高,加入 WTO 後,遭遇外國農產品競爭,未來還要取消出口補貼,出口競爭力削弱,對台灣農業勢必造成衝擊。

在經濟國際化、貿易自由化的浪潮下,台灣農業面臨挑戰。農委會修正「農會法」,並訂定「農會出資或投資審核辦法」明定農會得共同投資組織股份有限公司,辦理農會法規定的任務工作,期盼農民團體以更靈活的組織型態及行銷手法,為台灣農產品開創舞台。

農會法第四條規定農會二十一項任務,包括辦理推廣輔導、農畜產品運銷、農業生產資材進出口、輔導及推行共同經營、優良種籽及肥料推廣等,這些工作與農民生活及農業發展息息相關。

農委會官員指出,以往這些工作是由個別農會辦理,但常發生農產品數量少、規模小的不經濟情形,因此,農委會在民國九十年修正農會法,明訂各級農會得由五個以上農會共同投資組織股份有限公司,辦理農會的任務工作,而且不受公司法限制。這項規定實施後,正式賦予農會設立公司的法源依據。

根據農委會統計,目前已有濱江農產股份有限公司、彰農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高雄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南瀛國際行銷股份有限公司、鹿野鼎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雲林農產物流中心公司、南投縣農產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成立,主要從事農產品行銷貿易、休閒農業旅遊業務;埔里國際花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已提出申請,近期可望成立運作。 

農委會對農會設立的公司寄予厚望,最近陸續走訪這些公司實地了解,今年更訂定「輔導農會設立股份有限公司計畫」,從成立輔導團、舉辦訓練班、編製手冊等方式著手,傳授經營者貿易法規、公司經營、國內外商情、稅務財務制度等資訊,希望協助公司永續經營。

高雄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蕭漢俊說出台灣農產品外銷的辛苦,部分國家檢疫標準嚴格,非關稅障礙嚴重,台灣農產品好不容易打入市場,價格卻不見得有優勢;其他國家或地區市場雖然容易進入,但許多開發中國家也會搶食市場大餅,而這些開發中國家稅負較低,台灣農產品競爭力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

蕭漢俊表示,高雄農業開發公司今年促成台灣鳳梨外銷韓國,希望能為台灣鳳梨開拓國際市場,但面臨泰國及菲律賓鳳梨的競爭,這場仗打得很辛苦,但高雄農業開發公司仍會持續努力,希望打響台灣鳳梨的品牌。

蕭漢俊指出,農會設立公司推廣農產品,首要目的是協助農民、讓台灣農業走出去,不全然是為了賺錢,儘管經營得很辛苦,但還是會繼續努力,建議政府透過各種方式協助農會,再由農會協助公司,減輕公司經營的困難,同時希望政府研究單位多研發延長農產品保存期、貯運方面的技術,以利台灣農業進軍國際。

面對業者的心聲,農委會表示,台灣農產品品質好,外銷一定有前途,希望這些公司一定要撐下去,政府會努力打破非關稅障礙,另一方面,希望農會、公司持續努力,政府願意提供協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