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國:《國防白皮書》和《反分裂法》否決了「和平崛起」

張偉國

標籤:

【大紀元1月14日訊】2005.01.13

中國新發表的《國防白皮書》和審議《反分裂國家法草案》,其真正的用意是通過進一步炫示武力,以圖達到嚇阻台獨的目的,這是中共對台“文攻武嚇”戰略升級的最新發展。不過,在這個動作背後最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軍方在這一政策調整中扮演的角色。

過去幾年裡,中國每兩年發表一份國防白皮書。在2004年12月27日中國發表了最新一份國防白皮書,從十個方面闡述了中國今後一段時間的國防政策。白皮書表示,目前海峽兩岸關係是2000年以來最為嚴峻的時期,解放軍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徹底地粉碎台獨分裂圖謀。外界認為,這是第一次明確闡明瞭遏制台獨勢力是今後國防政策的核心。就在差不多的時間裡,北京舉行的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第13次會議審議了另外一個被外界認為針對台灣的《反分裂國家法草案》。

外界還注意到,中國外交部最近提出的所謂對台外交鬥爭最高原則“一個重要準備、兩個一切、三個最大程度”。“一個重要準備”指的是在加緊對台軍事鬥爭布局的同時做好因應發生重大台獨事變的外交準備工作。“兩個一切”指的是整合一切資源、調動一切手段鞏固和發展國際社會承認“一個中國”的格局和我強台弱的戰略態勢。“三個最大程度”指的是最大程度加大對台獨勢力的壓力、最大程度加大對台灣人民的拉力以及最大程度擠壓台灣的國際空間。

中國政府這一連串動作,揭示了中共內部發生了一個新的對台海關係政策調整──從過去的爭取和平統一,轉變為要加速針對台灣戰爭的準備。這中間,表面上反映了中南海當局對目前台海局勢的重新評估和政策調整,實際上更多的暴露了中國軍方焦躁不安的緊迫感。

在沒有實現國家化轉型之前,中國軍隊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私產,這種先天不足,本來就招人忌諱。在開放改革的市場化發展中,軍隊的急速腐敗,也屢遭詬病。中共包括其統領的世界上人數最龐大的一支軍隊,已經淪為既得利益集團,本能的保護其既得利益已經是他們最主要的行為方式。

在和平歲月裡,軍隊的作用和影響都十分有限,裁減軍隊人員編制,降低軍費開支是一個常態, 但是照這種健康的常態發展,就無法保障甚至還會損壞中國軍方的既得利益。由於中國軍隊在中國政治架構裡的作用地位一直非常模糊,令到軍方一直有人不甘寂寞,總在伺機干預朝政。最近的對台政策變化基本上就是他們的作品。

基於這種背景,中國軍方一直以來就有兩種相左的意見,一種是“職業軍人式”的,希望促進軍隊國家化的改革,進而保障中國的民主憲政轉型,使中國真正融入現代國際社會大家庭,通過負責任成為受人尊敬的一個成員;另一種是“軍人政治家”式,以極力維護傳統政治機制為幌子,一直在內政外交問題上設置“窮兵黷武”的陷阱,真正的目的是要維護和拓展其既得利益。後一種目前佔了上風,似乎代表了主流。

早在八九年天安門民主運動前,軍方就有一批人竭力主張所謂的“南美經驗”??通過強制軍管(甚至不惜通過軍事政變),來加強國家的現代化進程。這一背景與鄧小平在六四中提出的“殺二十萬(人)太平二十年”是否有直接的關聯,尚待考證。爾後,在國內穩定壓倒一切的環境裡,加之有鄧小平那樣的強人在上面壓著,這些人一直有生不逢時的失落感,於是就一直在台海關係問題上尋找著力點。

這次,利用江澤民與胡錦濤交接軍隊大權之際,胡錦濤需要在今年的人大會議上“順利”接過江澤民國家軍委主席一職,並急於穩住各地方群情思變、抗議鼎沸的局面,軍方藉機與之交換“忠誠”,不斷有北京的消息來源稱,軍方中有人要借台海局勢發難進而達到軍管的目的,一旦軍管,類似萬州事件的社會動亂就不可能蔓延擴展,期間軍方又可以最大限度爭取其影響中南海政治決策。

毫無疑問,軍方主導《國防白皮書》和審議《反分裂國家法草案》,幾乎已經徹底否決了胡溫當局宣稱的“和平崛起”戰略目標,甚至也否定了鄧小平過去二十多年來確定的爭取和平環境發展自己的戰略方針。然而,就像大多數中南海脫離實際的決策一樣,中共此舉更像是一廂情願的自說自話,結果適得其反。盡管這個法案的焦點是防止分裂而不是要求統一,似乎比先前提出來的統一法還退了一大步。但大多數中國問題專家則認為,反分裂法可能反而不利於北京實現它對台灣的戰略目標,甚至是對和平的威脅??惡化美中台戰略關係,尤其對北京力圖改善與華盛頓的關係的努力,成反作用(這已經從最近港府拒絕台北市長馬英九入境的事件中得到了證實)。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

相關新聞
張偉國:江澤民「謝幕」之觀察
常麟:腐朽是怎樣化為神奇的?
張偉國和胡平談北京衛視插播事件
香港兩村代表補選有結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