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三十一日全球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1月31日訊】

**國家半導體估今年中國銷售攀升
美商國家半導體中國區總經理在接受專訪時表示,預估公司今年在中國芯片的銷售,成長將超過20%,主要受惠於通訊及電子產品的需求擴張。

**估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5%
有債券天王之稱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投資長葛洛斯表示,預估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將在兩年內,由目前的4.14%,攀升到4.75%到5%的水準,同時,他也預估美國聯邦準備理事的聯邦基金利率,將從目前的2.25%,調高到2.5%,或2.75%以上。不過,葛洛斯並沒有告知確切的時間表。

**惠普最大股東去年賣出四成持股
根據美國交易所資料顯示,惠普電腦公司的共同創辦人所設立的基金會,曾經是惠普公司的最大股東,因為反對惠普執行長菲奧莉娜購併康柏電腦的計畫,所以從2002年開始出脫持股,去年再度出售價值13億美元的惠普股票,持股率從5.4%下降為3.4%,所以目前已經不再是惠普公司的最大股東。

**美國去年經濟成長率創五年最高
美國商務部公布2004年第四季美國經濟成長率為3.1%,不及市場預期的3.5%,顯示經濟成長的腳步趨緩,不過全年的經濟成長率初估為4.4%,比2003年的3%為高,也是近五年來的最高紀錄,預估2005年美國的經濟成長率為3.5%。

**美國擬對歐盟課徵報復性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華盛頓表示,因為歐盟從去年9月起,片面調高了在烏拉圭回合談判時所訂定的糙米進口關稅稅率,造成美國的稻米業者在歐洲市場遭受不公平的競爭,根據估算,每年美國糙米出口受到影響的金額高達3千3百萬美元,因此美國將給歐盟30天的考慮時間,否則在3月1日之後,美國將在世界貿易組織的規範下行使權利,計畫將對歐洲部分國家的食品進口,課徵報復性關稅。

**巴菲特熱情看待寶鹼併購吉利案
美國寶鹼公司已經同意以5百70億美元的股票,收購美國吉列公司,但是各界並不看好這個合併案,不過波克夏投資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巴菲特卻熱情歡迎,並且表示這是非常理想的一筆交易,併購案將造就出全球規模最大的一家消費產品企業。目前波克夏投資公司持有吉列公司9.7%的股權,持股總數有9千6百萬股,是吉列公司的最大股東,巴菲特表示,將在購併案敲定之前,增加持股到1億股。

**美光科技預計今年市佔率將上升
去年韓國海力士公司的市場佔有率超越美光公司,成為全球第二大電腦記憶芯片製造商,美國美光科技執行長表示,今年美光公司將持續擴大生產線,期待可以重新搶回一些市場佔有率。根據統計,去年電腦記憶體芯片的市場中,韓國三星市佔率28.8%,排名第一,韓國海力士市佔率16.4%,排名第二,而美光公司排名第三,市佔率下滑到16.1%.

**台積電與中芯侵權訴訟達成和解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30號宣布,針對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侵犯其專利和商業機密的訴訟案,雙方已經達成和解。和解協議中規定,中芯國際將在6年內以分期方式,支付台積電1.75億美元,台積電也將撤銷在美國及台灣的訴訟,並且到2010年12月底為止,雙方將就相關專利進行交互授權。不過,台積電仍然保留再次提出告訴的權利。中芯國際到去年12月底為止的當季銷售額,連續第二季優於新加坡的特許半導體,今年有可能成為僅次於台灣的台積電和聯電的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

**中國今年將不審議兩稅合併方案
中國大陸商務部外資研究院指出,在多方面力量的較量之後,中國審定中的「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併方案」,將不會提交到今年3月召開的人大會議上審議,這意味著兩稅合併再度宣告擱置,因此2006年不可能實施。這項方案,將提高外資企業的所得稅率,並降低內資企業的所得稅率,最終統一在中間稅率24%左右。由於合併方案被擱置,中國財政部可能採取調整措施,一種是對外資稅收優惠政策的過渡期延長到10年,另一種是在新合併方案中,儘量保留對外資企業的稅收優惠。

**香港股市向台日資企業招手
香港股市去年的集資額,位居全球第三名。香港交易所主席李業廣表示,對於今年新股上市和集資情況感到樂觀,他希望今年有一到兩家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到香港上市,並透露後續有二到三家大陸產業龍頭可能跟進,包括大陸最大的煤炭集團神華、上海電氣、中國國電及上海國際港務。香港交易所也將目標鎖定台灣和日本在大陸投資的公司,他預計今年將有五到六家台資企業在香港上市。

**日本勞動力人口連續6年下降
日本經濟新聞報引述日本總務省的報告指出,日本的勞動力人口,非常明顯地正在逐漸減少。2004年的勞動力人口為6千6百42萬人,比1998年的高峰時期減少了1百51萬人,並且是連續第6年減少。主要原因是受到日本社會高齡化現象,以及沒有工作意願的年輕族群增加所造成。由於勞動力的萎縮對經濟有重大影響,因此解決年輕人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日本的當務之急。

**日產:2006年將在美國產銷小型車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第二大汽車製造商日產汽車表示,為了規避匯率變動,並減少依賴日本的汽車出口,將針對北美市場推出專用小型車,計畫在北美的三個工廠生產,銷售地區將包括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預計最快在2006年開始生產銷售。目前日本最大的豐田汽車,已經在美國推出鎖定年輕族群的小型車,而第三大的本田汽車,也計畫從明年起將小型車引入美國市場,未來日本汽車業的三巨頭,將在美國展開激烈的競爭。

**日本第四季PC出貨 NEC居第一
市場研究公司日本艾迪西發佈報告指出,受到商業電腦需求增加的影響,去年10~12月日本電腦的出貨量,達到3百15萬台,比上年同季成長1.9%。其中恩益禧的出貨雖然下滑8.6%,但是仍然以18.6%的市場佔有率獲得冠軍,富士通則以18%排名第二,第3~6名,分別是美商戴爾、東芝、日本IBM和日本惠普。

**富士軟片第三季淨利衰退32%
全球第二大的軟片製造商富士軟片,發表10~12月第3季度的集團決算時表示,由於受到市場對傳統底片的需求降低,使得集團的淨利衰退了32%,達到2百08億日圓,營業額為6千4百億日圓,衰退0.4%,不過對於全年度的業績預估,仍然維持不變。

**韓國持有693億美元美債
韓國每日商業新聞引述美國財政部的統計資料指出,韓國央行去年底持有6百93億美元的美國債券,加上其他美國政府公債,總價值1千3百億美元。其中大部份是因為韓國央行為了阻止韓元升值,因而大筆買進美元所造成。韓國央行的外匯準備,有65%以美元計價,在外國政府持有美債的排行中,落後日本、中國與英國,名列第四名。而在過去三個月,韓元兌換美元累計升值了9.3%,在彭博社追蹤的17個主要貨幣中,漲幅位居第一名。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十二月三十日全球財經要聞
十二月三十一日全球財經要聞
一月三日全球財經要聞
一月四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