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仁全:楊振寧回大陸是圖謀不軌

曾仁全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月5日訊】82歲的楊振寧博士與28歲女子翁帆的“忘年戀”在海內外掀起了軒然大波,筆者認為,隨著楊振寧教授“娶小填房”事件逐步水落石出,楊教授回大陸的目的也趨于明朗化:楊教授這次回來不僅名利雙收,而且贏得美人歸,大撈一把後要回到美國去了。

百般向中共獻媚有目的

楊教授在七十年代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他一直到七十五歲的高齡退休後,才從美國回到大陸,可以說,其知識和能力的潛力在美國已經挖掘完了,也可以說在美國這個激烈競爭的天地裏沒有“市場”了,回到大陸,是尋找新的市場。

他打開大陸“市場”的方法,是向當權者獻媚,極盡討好中共權貴之能事。在他一系列的演說中,他不僅回避“六、四”慘案,而且大贊五、七反右、大躍進,人民公社等運動的正確性,他吹捧農業學大寒“是中共自力更生的精神表現,也是毛主席思想的正確領導”,他向日本人證實中國大陸的“文革是必要的”;他全面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成就”,並說:“文革使中國的社會、科學家出現了根本的變革,避開了向修正主義的演變”。就是因為他一整套的理論賣點,討得了中共強權階層的“愛戴”,博得高層的喝彩,給他特殊的待遇,在他面前堆滿花環和金錢,一時間,他成了捧喝中共獨裁者的天使,拼命的為這個衰敗的制度唱挽歌。

提出“西方民主不適應中國”是留後路

他在清華大學講一節課是再高的薪水,我們並不眼紅,他發表的演講得再高的“補助”,我們仍然能夠理解,必定人家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嘛,然而,他的觀點是發自肺腑還是利令智昏?

2004年5月5日,受過半個世紀西方文化教育的楊教授拋出了一個驚人之語:西方的民主,並不適應中國,批評劉慧卿“滿腦子西方民主及理論”,尤其反對劉慧卿關于臺灣居民公投自決“更是荒謬”。楊博士認為生活在香港的很多知識分子對中國的現實,甚至對香港地理位置的瞭解反倒不如他瞭解得透徹。楊博士認為中國的國情與西方國家不同,“西方的理論是不能用到中國的”、“西方式的民主,並不適合中國”,並表示,若見到劉慧卿,一定要與她辯論云云。這就難怪了,楊教授說這番話的目的,是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那意思是說,中國越封閉落後越好,政治制度、言論、媒體越不民主越好,只要沒有西方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以他82歲的高齡迎娶28歲的妙齡女子,就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的事情,就不會有人說三道四了。

楊博士“討小”是中共強權的“回報”

楊博士回國後,對中共權貴極盡阿諛之能事,為中共獨裁專制的穩固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從他與翁帆的認識到領取結婚證的種種跡象表明,他成功“討小填房”是中共強權的一個“回報”。

迎娶28歲的妙齡女子也好,還是迎娶18歲的花季少女也好,本來是他個人的事,附和《婚姻法》的規定,任何人無權幹預,但是,這個事件是道德的範疇,如果沒有中共強權做後盾,楊博士即使有這個“色心”,也沒這個“色膽”。因此,可以肯定地說,他與28歲妙齡女子的結合,是中國封建勢力的價值觀與現行政治制度的聯姻。是中國封建腐朽的倫理道德的沉渣泛起。

中國的封建文化殘害中國人幾千年,太監、小腳、姨太太、討小填房與八股、貞節牌 坊、廷杖、板子夾棍的法庭是封建腐朽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封建制度的社會裏,七、八十歲有權有錢的男人討二十多歲、甚至討十多歲窮苦家庭的女孩子“填房”或是做“偏房”現象司空見慣,往往這種事情還是宦官重臣的撮合;在迎娶時,達官貴人都要前去道賀,贊不絕口。這種封建主義價值觀在中國延緩了幾千年,一個多世紀以來,這種“討小”“填房”的風氣逐漸銷聲匿跡了,而今,楊教授“討小”風尚,可謂是一種復古,是對中國糟粕的封建文化又一次的“弘揚”。看來,在楊教授迎娶的那一天,至少中宣部要發去賀電。利令智昏

一箭三雕,贏得美人歸

認為西方的民主不適應中國也好,還是大贊中共獨裁的政治運動也好,楊博士在這幾年間大放厥詞的險惡用心就一清二楚了。他回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中國的富強而傳授知識和文化,而是為了在有生之年而“大撈一把”。並且,要在元月授課完後回美國定居。

楊博士是美籍華人,老來葉落歸根,是對故鄉的一種眷戀,是對中國人民的一種深情厚意,要是他迎娶了妙齡女子而不回到美國去,不會有人發出更多的質疑,然而遺撼的是,他就要返回美國去,這就難怪了,他回大陸來的目的,本來就是圖謀不軌,現在旗開得勝,不僅名利雙收,而且贏得美人歸,可謂一箭三雕,我們祝願楊博士滿載而歸,祝願楊博士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別讓“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過早的另棲他枝了。

2004年12月28日

--轉載自《議報》第179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

相關新聞
曾仁全:杜導斌的「獄中札記」(3)
【專欄】曾仁全:官員們過「鬼節」
曾仁全:美國大選對中國人的示范
曾仁全:吹牛不負責任的馬庫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