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采風

中華老字號:「樓外樓」菜館

「一樓風月當酣飲,十里湖山豁醉眸。「這副楹聯說的就是杭州西湖著名菜館–樓外樓。她坐落在景色清幽的孤山南麓,面對淡妝濃抹的佳山麗水,像一顆明珠鑲嵌在山光水色之中,熠熠生輝。這座已有150多年悠久歷史的名菜館素以「佳餚與美景共餐」而馳名海內外。

  

樓外樓菜館始建年代有清道光、同治、光緒三說,一般多認為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一說比較可靠。此樓業主是一位清朝的落第文人,名叫洪瑞堂。他與妻子陶氏秀英自雙親亡故後由紹興東湖遷至錢塘,定居在孤山腳下的西泠橋畔,以划船捕魚謀生。因夫妻雙雙是從魚米之鄉的紹興而來,在烹製鮮魚活蝦方面有一技之長。先是捕魚蝦選佳者烹製出售,後來想到西泠橋一帶無飲食店,便在略有積蓄之後,在俞樓與西泠印社之間開了一家規模不大的菜館。

  

樓外樓菜館的得名也有數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店主從南宋詩人林升《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詩中得到啟發而取名為「樓外樓」。另一種說法是因菜館建在近代著名學者俞曲園先生的俞樓前側,洪瑞堂就到俞樓請先生命名,曲園先生說:「既然你的菜館在我俞樓外側,那就借用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的名句,叫做『樓外樓』吧!」 亦有人以為兼有此二意。但這幾種說法都為樓外樓菜館增添了些文化情趣。

  

樓外樓烹製的菜餚素以選料嚴謹、製作精細、烹調精湛、時鮮多變、風味獨特而著稱。四季佳餚,不勝枚舉,尤以名菜「西湖醋魚」獨樹一幟,並有「西湖醋魚何處美,獨數杭州樓外樓」之說。西湖醋魚名揚中外,可是用料卻極普通,就是很平常的活草魚。而且不用一滴油,也不用甚麼特殊的調料,全憑烹飪製作的功夫。而烹飪製作,也很簡單。用嫻熟的刀功把整魚拉上幾條刀口,嚴格控制火候,在三四分鐘內把魚烹熟,但令人稱奇的是,在淡水魚中只能算中下等的草魚,用這樣簡單的方法製作出來,吃起來肉質卻特別細嫩,魚香中能吃出螃蟹的鮮味,比其它方法製作的都好吃。

  

此外,「宋嫂魚羹」、「東坡肉」、「龍井蝦仁」、「叫化童雞」、「蜜汁火方」、「蟹黃橙」、「鱉蒸羊」、「西湖蓴菜湯」等亦頗馳名。杭州人有種習俗,凡有賓客,必到樓外樓品嚐杭菜風味。外地遊人玩西湖,不上樓外樓,似乎沒有真正領略杭州的美味佳餚。故多年來,中外名流及世界各國旅遊人士慕名來食者不可勝數。而且,來到樓外樓,不僅可品賞佳餚美味,還能領略西湖風光之美,憑窗眺望,柳浪聞鶯、花港觀魚、三潭印月等西湖勝景,盡收眼底。@(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