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老字號:「樓外樓」菜館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一樓風月當酣飲,十里湖山豁醉眸。「這副楹聯說的就是杭州西湖著名菜館–樓外樓。她坐落在景色清幽的孤山南麓,面對淡妝濃抹的佳山麗水,像一顆明珠鑲嵌在山光水色之中,熠熠生輝。這座已有150多年悠久歷史的名菜館素以「佳餚與美景共餐」而馳名海內外。
  
樓外樓菜館始建年代有清道光、同治、光緒三說,一般多認為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一說比較可靠。此樓業主是一位清朝的落第文人,名叫洪瑞堂。他與妻子陶氏秀英自雙親亡故後由紹興東湖遷至錢塘,定居在孤山腳下的西泠橋畔,以划船捕魚謀生。因夫妻雙雙是從魚米之鄉的紹興而來,在烹製鮮魚活蝦方面有一技之長。先是捕魚蝦選佳者烹製出售,後來想到西泠橋一帶無飲食店,便在略有積蓄之後,在俞樓與西泠印社之間開了一家規模不大的菜館。
  
樓外樓菜館的得名也有數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店主從南宋詩人林升《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詩中得到啟發而取名為「樓外樓」。另一種說法是因菜館建在近代著名學者俞曲園先生的俞樓前側,洪瑞堂就到俞樓請先生命名,曲園先生說:「既然你的菜館在我俞樓外側,那就借用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的名句,叫做『樓外樓』吧!」 亦有人以為兼有此二意。但這幾種說法都為樓外樓菜館增添了些文化情趣。
  
樓外樓烹製的菜餚素以選料嚴謹、製作精細、烹調精湛、時鮮多變、風味獨特而著稱。四季佳餚,不勝枚舉,尤以名菜「西湖醋魚」獨樹一幟,並有「西湖醋魚何處美,獨數杭州樓外樓」之說。西湖醋魚名揚中外,可是用料卻極普通,就是很平常的活草魚。而且不用一滴油,也不用甚麼特殊的調料,全憑烹飪製作的功夫。而烹飪製作,也很簡單。用嫻熟的刀功把整魚拉上幾條刀口,嚴格控制火候,在三四分鐘內把魚烹熟,但令人稱奇的是,在淡水魚中只能算中下等的草魚,用這樣簡單的方法製作出來,吃起來肉質卻特別細嫩,魚香中能吃出螃蟹的鮮味,比其它方法製作的都好吃。
  
此外,「宋嫂魚羹」、「東坡肉」、「龍井蝦仁」、「叫化童雞」、「蜜汁火方」、「蟹黃橙」、「鱉蒸羊」、「西湖蓴菜湯」等亦頗馳名。杭州人有種習俗,凡有賓客,必到樓外樓品嚐杭菜風味。外地遊人玩西湖,不上樓外樓,似乎沒有真正領略杭州的美味佳餚。故多年來,中外名流及世界各國旅遊人士慕名來食者不可勝數。而且,來到樓外樓,不僅可品賞佳餚美味,還能領略西湖風光之美,憑窗眺望,柳浪聞鶯、花港觀魚、三潭印月等西湖勝景,盡收眼底。@(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有同仁堂,南有陳李濟」,在中國的醫藥寶典中,「陳李濟」佔有特殊的一頁。據考究,在全國的製藥行業中,「陳李濟」是最早建立的企業之一。
  • 耳朵眼炸糕是聞名海內外的天津地方風味小吃,它選料精良,製作精細,風味獨特,與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並稱天津食品三絕。
  • 奎元館麵店(簡稱奎元館)為杭州著名的百年老店,亦是中國最大的麵館。奎元館創業於清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原在杭州中山中路三元坊,現在中山中路官巷口。創辦人系安徽籍人士,姓名無可考證。該店雖幾易其主,但其經營麵條的業務始終未變,且以歷史長、規模大、特色鮮明而飲譽國內外。
      
  • 張小泉,安徽黟縣人,從小隨父學制剪刀手藝。其父張思家有一手精製剪刀的好手藝,後與子在黟縣開設張大隆剪刀舖,自產自銷「張大隆」剪刀,因剪刀鋼火好,耐久用,深得好評。明末清初,戰爭頻繁,張小泉迫於生計,於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帶子張近高來杭,在當時繁華的吳山山腳下大井巷搭棚砌灶鍛打剪刀,招牌仍為「張大隆」,成為杭州張小泉剪刀店的祖店。
  • 黃曆元月十五夜稱「元宵」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呢?中原大陸幅員廣,南北兩地的風俗也常有差異,以「元宵」稱圓子(湯圓)是起於何時呢?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說圓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還有人說有餡的圓子稱「元宵」,無餡的圓子稱「湯圓」,真是如此嗎?
  • 黃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年是龍年,歲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生肖屬龍。然而,黃曆新年和十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國家對於生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在中亞國家哈薩克,今年的生肖是蝸牛而不是龍,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就變成屬蝸牛了。
  • 秋風起兮,七夕節又將來到。牛郎(牽牛)、織女與中華兒女相伴幾千年,有情有義的婚姻,相許相牽的愛情,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七夕的一年一會,讓人感嘆之外,也讓我們反思什麼嗎?
  • 黃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陽。「端午」處於純陽之端。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九大節俗與故事。
  • 端午「五紅」、「十二紅」的養生飲食,都是觀察時令,巧用時鮮,以促進身心健康的傳統中醫的養生方法,同時五行養生的原理也在其中體現。不管時代怎麼推進,注重天人合一,順應節令過生活,上天自然賜給人最鮮美的生活滋味。
  • 在南亞地區,收受嫁妝是一項古老的習俗,即結婚時新娘的父母要向新郎家贈送金銀首飾或其它值錢的東西。儘管印度自1961年起立法禁止了這種做法,但該傳統在民間仍然盛行。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隨著近幾十年印度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業機會的不斷提升,印度陪嫁之風卻愈演愈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