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官失敗 聽証失效

方德豪:廣東不再是改革先鋒

方德豪

標籤:

【大紀元10月2日訊】最近發生了兩件事情,都說明了中國的廣東省不再是改革先鋒。一是廣州太石村村民希望和平合法地罷免村官宣告失敗,二是在一場聽証會出現幾乎是一面倒的支持聲音。曾幾何時,廣東被視為是改革的急先鋒,但是,今天的廣東已缺少了當年的銳氣。

近期引起中外關注的廣州番禺區太石村村民發起的罷免村官事件急轉直下,據官方《番禺日報》9月30日報道,原本簽名提出罷免村委會主任(村長)動議的584名村民中,有396人改變初衷,不再支持這項罷免動議,這使得提出罷免動議的村民人數未達到法律規定的有投票權村民兩成的人數,導致罷免動議失效。這意味原定10月7日舉行的罷免和重選村長安排已經告吹。

有報道指出,部分村民受到威迫而改變初衷。曾致函中國溫家寶呼籲關注此事的中山大學教授艾曉明對媒體指出,太石村罷免村官事件「已經落幕」,但「民主建設的路還非常長」。

有一種意見指出,太石村罷免村官失敗,代表了中國有關罷免失職官員的法定程序操作性極低,掌權者每每可以各種合法或不合法的行政措施逼使基層民眾就範。

據《番禺日報》報道,「太石村罷免村委會主任選舉委員會」9月29日下午在村內貼出公告,主要內容是,由於原本584名曾簽名提出罷免村委會主任動議的村民中,有396人不再支持這項罷免動議,使得提出罷免動議的村民人數未達到有關法律規定,即須佔全村1502名有選舉權村民兩成以上的人數(即300人以上),所以原罷免動議自動失效。報道並稱,村內已逐步恢復平靜。

據香港媒體報道,太石村要求罷官的「籌委會7人小組」遭當局打壓,紛紛辭職以免遭到「秋後算帳」﹔而有份簽署罷免村主任動議的584名村民也受到有關部門的「關切」,為保障家人和自己的人身安全,紛紛改變初衷,轉為支持現任村主任陳進生。又有報道指出,有支持村民的學者入村時遭人潑水,另一名律師前往太石村時也遇襲受輕傷。

眾所周知,真正的民主是體現於權力得到有效制衡,政府訂立的制度也能行之有效。這裏說的制度,也包括罷免官員的部份。在太石村事件中,官方設計的制度的運作明顯出現了問題,這對中國當局在民眾中間建立認受性可說是毫無幫助。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可以失望一次,失望兩次,之後可能就是死心,消極抵制,甚至演成建制外的抗爭。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報導》

中國領導人近年大力提倡「執政為民」,不少中國百姓對政府確是恢復了一些信心,甚至還有一些憧憬,但他們的一些新舉措,卻往往會在操作時出現失效的情況。舉個例說,近日北京舉行水價調整聽証會,當局建議居民用水總水費將升至每噸3.7元人民幣。

又據新華網的一條消息指出,廣東省數位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9月21日聽證會上,「八成聽證代表贊同數位電視提價」。根據聽證會現場的代表意見,58%的代表贊同提高收費標準,但反對方案中的上調幅度;22.6%的代表完全贊成省廣播電視網路公司提出的加價13元方案;19.4%代表對有線數位電視整體轉換後提高基本收視維護費標準持否定態度。

其實,不用多大常識也可知道,大部份市民一提起加價二字,一定會反對,問題是他們反對加價的理由是否合理充份。這種「八成聽證代表贊同數位電視提價」的報道,一來說明聽證代表有可能是受某種操控,二來也說明有些官員也是抱著「民粹」的心態,炮製一些民意來為加價鳴鑼開道。試問民眾閱報看到聽證會代表「八成贊同提價」的標題,會有甚麼感想?這些官員要明白,他們這種思維和做法,已傷害了聽證會的認受性,也是對中央領導「執政為民」思維的一種間接挑戰。

中國人民網2004年11月4日有一則消息指出,中國 2003年全年信訪超過100萬件。中國信訪部門的調查又顯示,實際上通過上訪解決的問題只有2‰。有90.5%的是為了「讓中央知道情況」;88.5% 是為了「給地方政府施加壓力」。這些數據在在說明中國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跟草根階層的距離十分大,跟「執政為民」更是相距十萬八千里。中國官方沒有公佈過去一年地方發生了多少次他們稱之為「集體性群眾事件」的騷亂,但網站上確實是不時流傳著這類事件,其中不少還有圖片為証。基層政府組織失效,意味著國家的穩定面臨威脅,中國領導人對此絕不可以等閒視之。

曾幾何時,廣東被視為是改革的急先鋒,1979年鄧小平要推動改革,就在廣東辦經濟特區,1992年他要求進一步開放,也是到廣東南巡。但是,今天的廣東似是缺少了當時的銳氣。近日溫家寶要求深圳當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深圳書記李鴻忠傳達中央精神時也避而不談。今年上半年,廣東經濟總量(GDP,國內生產總值)首度跌到第二名,被山東省超越。

不思改革的人,始終會給時代淘汰,歷史將証明這一點。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李瑞環新書:批三位一體引發會心微笑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