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三番五次看長今

主持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21日訊】我看大長今

熱播韓劇「大長今」收視率一路領先迷倒眾生。有讚賞李英愛東方女性美,有著迷閔政浩最佳好男人,有感歎宮廷鬥爭新領域,有指出明朝不應有滿漢全席等等等等。

我看大長今,至今為止最為欣賞的卻是禦膳房最高尚宮鄭尚宮娘娘。這個出場時已是滿面皺紋的老太太面露凶相,看似淡泊人生但心裡頗有計謀,又難能可貴的是她有膽有識。鄭尚宮在韓尚宮接替禦膳房最高尚宮職位的生死搏鬥中處於挑頭和主謀地位。換句話說,沒有這位從醬房裡被作為過渡人物來主管禦膳房這條線的最高尚宮,也就沒有韓尚宮和大長今的繼任可能性。

原先的禦膳房最高尚宮是代代由提調最高尚宮指定。由於宮廷內外盤根錯節的利害關係,禦膳房最高尚宮由崔家一連做了五代。並且時刻準備著再由崔尚宮和上贊內人今英繼續她們崔氏女系家族對這一職位的世代控制。為了讓這一掌管皇家膳食的最高職位不被利用來繼續謀取家族私利並作為勾心鬥角宮廷鬥爭的工具,鄭尚宮不失時機地向皇上提出了以競爭機制來替代指定機制。

這一劃時代的創舉驚動了大家。皇帝還準備以此為榜樣對其他內宮職位進行同樣的競爭選拔改革。於是,正派反派兩大陣營各樣人物相繼登場表演。特別是作為反派代表人物的崔家更是用盡心機,來阻擾破壞韓尚宮晉升的可能性。

略去電視連續劇的種種細緻情節,我們能夠從大環節上由這一實踐中得到很多啓發。

首先,此乃不可否認的正確方向。太后固然傾向有後臺有基礎的崔尚宮,但也不能不認可這樣的競爭機制。即使是靠指定機制穩穩能坐上禦膳房最高尚宮位置的崔尚宮也同樣覺得自己拚技能來得到這一位置的話,「這樣就面子裡子都有了」。也就是說,連得崔尚宮也明白通過競爭機制得來的職位更加得人心更加無疑義更加有光彩。

其次,由鄭尚宮和崔尚宮兩位同樣可能繼任的候選人相互競爭最高職位的機制引發出了一連串的美味佳肴。且不說那充作第二場比賽所謂從明朝來的「滿漢全席」,最後一場比賽中端上來全部都是太后皇上皇后從未嘗到過的珍品。不僅僅是味道鮮美有益健康,而且烹飪細膩講究用料出奇制勝。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這麼一個競爭機制,我們也就看不到聽不到那麼些希奇珍貴的美味。

再是,競爭機制打亂了反派人物的陣腳暴露了反派人物的嘴臉。崔氏家族感覺到她們壟斷禦膳房最高尚宮職位的危機來臨,自然要作垂死掙扎。但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指使內人令路放貓破壞韓尚宮準備用來競賽的材料,指派歹徒綁架韓尚宮使之不能到場,上下串聯八方呼應,到頭來仍然不能逃脫全軍複沒的可悲下場。

同樣,競爭機制使得沒有士大夫後盾不擅長人際關係的韓尚宮得以出線。一邊是世代相傳的禦膳房最高尚宮世家,那上贊內人今英從三歲起就被培養作為繼任禦膳房最高尚宮的接班人選;一邊是與「太子黨」對比的「平民」百姓,憑勤奮起家走「白專」道路靠「重在表現」的韓尚宮和長今。完全可以想象,若無競爭機制,只憑指定作業,那麼在禦膳房最高尚宮崔尚宮的領導下,韓尚宮和長今最好的前途就將是老死在太平館潦倒終生。

不再一一列舉在「大長今」中看到的競爭機制給高麗國帶來的清新之風。把問題聯想到現代,希望我們廣大觀眾也都能從中得到啓發。在現實生活中,不再只靠指定機制來制定禦膳房最高尚宮崔尚宮,而是即使仍要有太后皇上來拍板,但至少能讓韓尚宮和崔尚宮一起來公平競爭禦膳房最高尚宮這一職位。

再看大長今

中國青年報在評論中說:「中國人非常喜愛大長今。浪漫主義的人關注的是劇中的愛情故事,努力向上的人看的是意志堅定的理想,美食家看的是劇中的飲食。中國人正在通過大長今編織自己的理想,尋找失去的社會美德。」其實,最主要的社會美德並非是某些人所尋找的儒家理想境界。在「我看大長今」裡特別推崇鄭尚宮娘娘和她提出的競爭機制。這一篇「再看大長今」則是進一步引述競爭機制中的公平和公正。最主要的社會美德應該包含大家對公平和公正的競爭機制的認同。

儘管韓尚宮在鄭尚宮提出的競爭機制中勝出,但是這前三輪的競爭機制卻並不公平。首先,競爭中各人選用各人的功能表。同時崔尚宮還憑藉自身的優越條件家族的經濟後盾,獲得更為珍貴罕見的材料。所以在這樣的一個競爭機制中,由於首創由於倉促,存在著競爭條件不平等現象。再由於競爭結果由三位上殿來品評,誰做的什麼菜肴端上桌來擺在三位評判者眼前一目了然。主觀傾向性就不可避免的帶進競爭結果的評判之中。同樣,三位上殿誰先發言誰有先導優勢。皇后娘娘當時的發言權最小,她也很聰明的不會先跳出來。但是,最後崔尚宮失敗後,太后娘娘也不無感慨地說:皇上先已肯定了長今的菜肴,先發制人判定結果,我也不好再說什麼啦。儘管所有的觀眾都會希望正派一方勝出,仍然不能否認競爭機制中尚有有失公正的一面。

被反派抓住的要推翻競爭結果的理由之一並非是競爭機制的有失公平和有失公正。而是韓尚宮並未參與第三場比賽,儘管她是因為被綁架而不能按時出場,儘管崔尚宮並非輸在對等對手韓尚宮之手,而是輸給一個級別更低幾檔的上贊內人長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反派人物在興風作浪。但是在故意紮根串聯四方點火以及種種利害衝突之下,禦膳房各房尚宮集體拒絕承認韓尚宮,這樣就給上殿出了難題。

皮球落到了在前三輪正式比賽中處於評判人員中小三子地位的皇后娘娘手裡。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皇后娘娘此時此刻有足夠的聰明,她先譴責了禦膳房各房尚宮的抗拒之罪,同時承認接受比賽中確實存在不到之處。於是,最後以一局定勝負的比賽在她的領導之下異軍突起充滿驚奇地開始了。

首先是,比賽內容出乎意料,不是比菜肴,而是比做飯。最最簡單的做飯,不是做菜!試問進廚房誰不是先從燒飯學起,先會燒飯然後再學洗菜切菜配菜最後才是燒菜。其次,做飯的材料用具一應齊全,完完全全對等。一樣的米,一樣的水,一樣的鍋,一式一樣的柴火一式一樣的爐竈!馬上搬到現場馬上開始比賽。比賽中除了今英打發令路給崔尚宮送去支援用飯糊封住鍋縫好有點類同高壓鍋作用之外,不再存在前三場競賽內容材料競賽條件各不相同的問題。因此,也就盡最大努力做到了競爭機制的公平。

讓人出乎意料之外的還有在宣佈比賽開始皇后娘娘退場時把禦膳房各房尚宮全體帶走。總共十多位尚宮娘娘跟著皇后娘娘退出比賽場地。她們來到品評結果的飯桌前坐定。原來,比賽結果並非由皇后娘娘她自己來作評判。而是讓這些禦膳房的尚宮娘娘自己來打分!於是,兩種不同的飯碗端上了桌。誰也無法知道哪個飯碗代表崔尚宮那個飯碗代表韓尚宮。這樣,也就做到了競爭機制的公正性。

另外一個最明顯的好處是:你們原先不是叫不公嗎?不是不想接受三場比賽崔尚宮一比二敗北的結果嗎?好吧!你們自己來評判,自己來打分,自己來決舍!這樣一來,非常有效地堵住了那些借韓尚宮出身問題來挑釁人的嘴巴。

螢幕上的鬥爭仍然在如火如荼地展開。熒屏前的觀眾也應當一樣地隨著情節的展開而繼續深思。我想,現代人的智商總不會總不該低過那位活在多少年前的高麗皇后娘娘吧!

三看大長今

韓國一流電視連續劇大長今雖然已經落下帷幕。但是還有許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長今遭誣流落濟州欲改變身份再度入宮,唯一的道路是通過考試成為醫女。後半段宮廷鬥爭的場合也就由禦膳房轉成了內醫院。考試是根據綜合成績來評定結果。由申教授負責醫術技能方面的考核,李教授負責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每位受訓學生若有三次不予通過,則被淘汰出局。

很好玩的是,居然也分成德和才兩方面。那位李教授還是太后娘娘的一個親戚,看起來是一副不學無術的樣子,憑關係網來做一個政治指導員混口飯吃吃。可他的官職權力當時還在後來做到內醫院總管皇上首席禦醫的申教授之上。就是這樣掌握學生品德評分看似道貌岸然的一個人,竟然命令受訓學生不用出席實習課,要求她們到崔家去陪宴充當妓女的角色。結果僅有長今等兩名學生抗命依然堅持上了申教授的實習課。

猶如一場球賽的裁判在打架,兩位教授之間理念標準的對立和個人品德的差異激發了一場成績評判上的爭鬥。李教授高高在上,憑藉權勢給長今等兩位不去陪宴的學生都給與落選的處理。還命令申教授聽命于他,威脅申如若想要揭發上告則將抛出申檔案材料裡過去的出錯,讓申失去職位先行出局。

面對正義和屈從之間的選擇,申教授苦思冥想一夜終於決定鋌而走險。他根據醫術技能方面的考核是授權由他個人負責的事實,針鋒相對地給與缺席實習出席陪宴的二十二名學生一律三個不予通過,宣佈結果是二十四名學生全部不及格統統落選。

這樣一來,受訓學生全部不及格的考試結果驚動了高層。李教授妄想一手遮天的陰謀徹底破産。就此,這一考試結果推倒重來,高層親自出動當場考核。新一輪的結果完全暴露了原先考試成績的荒唐,也在高層面前暴露了教官之間的矛盾,於是事實真相統統擺在大家面前。畢竟事實勝於雄辯。長今勝出如願以償成了一名內醫院的使喚醫女,重新踏進了皇宮。

由此看來,確保知情權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不要說平頭百姓,如果不是申教授當夜採取非常舉措引發了一個出乎尋常的考試結果,就是高層也被蒙在鍋裡。讓一批一批小人鑽了空子的原因正是由於好多人應該知情的不知情,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被包裝過的所謂實情蒙蔽了雙眼。不知情帶來可能的後果就是造成長今這樣的人才被埋沒被斷送。

要做到公正的考核,考官本身的思想品德技術技能就得過關。而真要判別他們是否是一個合格的考官,就得保障應該知情的人士有必要充分的知情權。

四看大長今

有人說,大長今後十集是雞肋。對此不敢苟同。

後十集是三角戀愛。長今和政浩面臨的對手不是崔家,不是一幫奸臣,甚至於也不是一批忠臣,而是當今皇上。以前的爭鬥是身家性命名譽地位,這一次爭鬥的雙方目標是長今的心戀情愛。

閔政浩是聰明的。他既在射箭比賽中發揮實力,完完全全是贏了,不甘退讓;又不無含蓄地表示主動退卻,以盡最大努力來保護他心目中的最愛。他說明自己的愛慕方式,就是讓心愛的人發揮她的才能做她喜歡做的事情。這樣一來,等於從側面將了皇上一軍。儘管最後他為此付出了代價:在誰也得不到長今作愛侶的情況下,閔政浩被剝奪官職流放到三水,從春風得意的雲端裡一下子跌進了苦難重重的深淵。

聰明的還有皇后娘娘。她明知長今是個強勁對手,所以故意拖延著不肯下詔讓長今以淑媛之類的內命婦身份進宮。一拖再拖,直至實在拖不下去為止。總算到了最後關口,看到皇上自己動手把詔書撕掉,皇后心裡的一塊石頭方才落了地。

皇上也是明智的。儘管他也一時被愛情蒙眼而感到困惑,最後還是選擇了長今作為主持醫官陪伴在他身邊。「作為皇上,我命令你;作為男人,我要求你。」身為皇上又身為男人的中宗在兩難抉擇的無奈之中作出了盡夠明智的決定。

就這樣,由閔政浩的完全犧牲(退出情場結束往來和退出官場罰貶遠方成為賤民)作代價作前提,長今才得以成為大長今,做了高麗歷史上第一個為皇上主治醫療的三品醫官。沒有這種為心愛之人作徹底風險不惜放棄一切的精神,長今是不可能去的一步一步的成功。與以前的種種努力犧牲相比,這最後一次全身心的飛蛾投火式一博,使閔政浩的形象達到了「一覽眾山小」的地步。我想,這就是「最佳好男人」的來歷吧。

只有閔政浩的犧牲,沒有皇上的犧牲,長今也達到不了這樣一個為婦女揚眉吐氣的高峰。從某種角度來看,皇上的犧牲同樣難能可貴。他一樣放棄了長今作為愛侶的機會,親手撕毀了皇后娘娘奉太后之命下達的詔書。他同時面對著朝廷內宮兩方面黑雲壓頂的政治風險。強行壓制內心的愛慕,雷厲風行地把長今推上了她應得的位置。儘管他仍然有私心,他要的是一個心儀的醫術高明全心全意為他治療的好醫官好陪同。

總而言之,盡一切可能努力為對方著想,在這一點上電視連續劇大長今到最後幾集才閃現出最美麗的光華。

五看大長今

最近偶然看到當年那位二號人物寫的一首詩。他在臺灣成家(小家)立業,但苦於無法回家(大家)。君問歸期未有期,拳拳之心溢於言表。雖然對他那時候的有些做法並不表示贊同,(至少有據說痛快吃了的那頓大吃大喝就很給人留下糟糕的印象),但對他至今回不得家鄉見不得爹娘的處境總覺得值得同情。

對比之下,長今和閔政浩這一對就幸運得多。中宗去世前夕,即已安排下皇令。讓人把他倆武裝保護遣送出境,去向就是明國。這樣一來,就算是那發放通緝令敵對一方的勢力再強大,也是鞭長莫及。也是深愛長今的中宗大方到最後還是成全了這對年輕人,讓他倆能在異國他鄉終成眷屬。

看來,出境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劇終前峰回路轉,出現了戲劇性的大變故。最後,閔政浩和長今沒有出國,留在高麗成了不能出頭的「黑人」。再一次峰回路轉,大團圓式的結局讓人感到欣慰。

謎底揭開。原來閔政浩的放逐令有效期是兩代。在中宗之後接位的原來的太子登基後不料短命,為期不長但也算是經過了兩代。於是太后娘娘即從前的皇后娘娘理直氣壯地宣佈閔政浩「平反」恢復官職。

正當觀眾拍手慶倖時,夫妻倆卻又雙雙辭職。他們看透了官場不眷戀皇宮,情願回到民間。無論如何,他們是得到了「解放」獲得了自由。看到這裡,不僅僅為他們倆高興,為那個不用再被送到禦膳房去的小女孩高興,而且情不自禁地想到,什麼時候那位二號人物也能得到解除禁令回歸故土看望父老鄉親呢?或許他能碰上一個「大長今」裡的從前的皇后娘娘後來的太后娘娘?或許他要競選國民黨副主席新黨主席什麼的職位,好出現在國共第三次合作的主席臺上?

百思不得其解。恐怕大長今這樣的國手也開不了處方。

──轉自《新世紀》網站(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熱門韓劇《大長今》劇情及人物介紹
從《大長今》看韓飲食文化
從《大長今》話蜂療
網友熱評大長今 深含中華文化底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