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友:香港世貿談判沒協議就是好協議

標籤:

【大紀元11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正慶約翰尼斯堡三十日專電)全球一百四十八個國家的貿易部長兩週後將在香港舉行最新一輪的世界貿易組織談判。「國際地球之友」指出,從目前各國提交的談判議題來看,這次談判只是為跨國大企業而不是為發展中國家貧民百姓和地球生態服務,如果談判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對開發中窮國來說就是一項勝利。

「國際地球之友」郝爾表示,由於世界貿易組織(WTO)擔心談判失敗而顯得有點畏畏縮縮,她反倒認為,香港回合談判沒有達成任何協議,總比粗暴蠻橫的通過壞協議來得好。對發展中國家和地球環境生態而言,現在需要的是停止這一貿易自由化談判,並且立即檢討現行國際貿易規則對窮國和地球生能的影響。

赫爾指出,如果香港談判一切照歐洲和美國的意旨,大規模開放開發中國家從農業、服務業到漁林業的自由化,最後只會導致更多人失業、增加全球貧窮人口和破壞環境,而歐美國家的提議也將激勵目前世貿體系擴大貧富不平等差距,讓窮國更窮、富國更富。

這一非政府組織的另一成員瓦斯科表示,貧窮國家在香港談判中站穩立場、抗拒歐美進一步開放窮國農產品市場是很重要的。

他說,在地球資源日漸枯竭的今天,歐美要求開發中國家全面開放農、林、漁業市場,將導致這些資源的生產和消費不斷增加,危害到的反而是地球生態,以及四千萬靠小規模捕魚、三億五千萬仰賴林木收入的窮國百姓家庭生計。

「國際地球之友」指出,歐洲、美國和日本每年支付超過二千五百億美元補貼本國農民,大部份金錢是給農產品跨國企業而不是最需要的小農,然後再將生產剩餘往貧窮國家傾銷,這些國家在堅持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的同時,等於是宣判窮國上千萬農民死刑。

如果香港回合談判達成全球貿易自由化的協定,意味著大型跨國企業有更多的自由從發展中國家獲取更多的利潤,另一方面,貧窮國家則是更少自由去保護自己擁有的天然資源。

相關新聞
WTO香港會談前 曼德森批評談判歧異進展有限
農業歧見能否化解攸關香港WTO峰會成功與否
約定上海取贖 煞星該敗
侯友宜領軍 智伏兩悍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