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會議陷僵局 折衷方案出爐圖力挽狂瀾

標籤:

【大紀元12月17日報導】(中央社香港十七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貿易組織香港會議今天進入第五天,為了化解會談僵局,世貿組織秘書長拉米在會議進入倒數時刻,針對取消農業出口補貼問題提出一份折衷方案文件。

這份文件已於昨晚呈交給各國與會部長,內容尋求確保不論歐洲聯盟做出何種讓步,美國與其他已開發國家也必須採取類似行動。

世貿組織各國持續向歐盟施壓,希望歐盟大幅削減扭曲貿易的農業補貼與進口關稅,但歐盟始終堅持立場,拒絕妥協。

原先此次會議各界希望能敦促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協議,然而農業補貼的僵局已構成威脅,明天即將落幕的會議可能無法獲得原先希望的成果。

拉米提出文件,呼籲「擬定詳細方案,確保以同等效力,一併取消所有形式的出口補貼,以及所有出口措施規範」。

至於政府補貼何時全面取消,文件中指出,將依據產品類別進行,一部分產品將於二零一零年取消補貼,另一部份則於整體協議「實行後數年」取消。

貿易分析家指出,現階段杜哈回合談判將出現相關協議,然而依照最好的條件,協議要等到二零零八年後才可能施行。

此次香港會談氣氛悲觀,然而美國副貿易代表歐蓋爾卻有不同看法。他今天表示,世貿組織會談仍有成功完成談判的「可能性」,但是談判目標目前仍然難以達成。

歐蓋爾說:「我們有機會在香港會談,做出一項能對全球發展帶來最大正面意義的會談結果。目前仍有達成此目標的可能性,但機會正在流逝。」

但他說,要達此一目標,「需要所有國家未來二十四小時進行談判」,達成這個目標。

歐盟對於農業補貼的堅持,成為其他國家的攻擊目標,然而歐盟也不甘示弱,將焦點轉移至澳洲、加拿大與紐西蘭三國,指控這些國家的貿易運作,扭曲了全球貿易。

歐盟貿易執委曼德森昨天說,這三個國家應該說明,他們在榖類與乳類產品的貿易行銷政策;外界批評這三國給予產品生產者不公平的全球貿易優勢。

曼德森要求這三國「清楚定義他們適用在出口補貼的改革與規範」,並指出,如果希望世貿組織的貿易自由化談判能取得進展,清楚說明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會談中的另一項重點,當屬美國與西非國家的爭議所在─棉花。棉花在美國歷史中,比其他商品佔有更重要的地位,與美國歷史緊密交織,時至今日,美國棉農更發揮龐大影響力。

西非棉農在此次會談中,憤怒指控美國補貼國內棉花產業,導致他們生活無以為濟。

世貿組織裁定美國補貼棉農的制度,大部分違反世貿組織規定,因此美國政府努力爭取國會通過,針對四十億美元的補貼棉農制度進行改革,以遵守世貿組織的裁定。

美國也試圖化解各方批評聲浪,提供西非棉花免稅優惠,並且加強提供貝南、布吉納法索、查德與馬利等產棉國貿易與財務協助。

但西非國家指出,美國補貼棉農的做法,壓低全球棉價,讓他們這些原先就相當貧窮的產棉國受到重創,然而美國提供給西非國家的優惠,無法解決美國補貼棉農的根本問題。

相關新聞
反世貿活動持續 台韓示威者衝擊香港警方防線
台中世貿國際婚紗囍展登場
世貿大多數成員贊成2010年前取消農業補貼
台韓民眾抗議世貿會談並與港警發生推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