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能力—-人的重要素質

樸石

人氣 52
標籤:

【大紀元2月13日訊】人的綜合素質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知識水平,認識能力,表達能力,動手能力,藝術水平,文學修養,組織能力等等、、、、心理素質也是人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基本素質。而自控能力則是人的心理素質中最具重要性的中心環節。

人在社會中生活,一生中難免遇到各种不同的境遇和困頓。有順利的時候,也有坎坷的時期;有令人高興的事情,也有令人悲哀的遭遇;有自己喜歡或希望得到的,也有自己厭惡或不愿意触及的;有自己想作但卻不應該作的事情,也有自己不想作但卻是自己應該去作的事情、、、、

如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行為和情緒,是使自己能夠在紛繁复雜的社會環境中保持冷靜与正确的重要一環。而良好的自控能力,是建立在理智和責任心的基礎之上的。

自控,實際上是對自身行為的一种“負反饋”,是抑制自身主流行為的一种“反行為”。人就象是一台精密的机器,只有在具有良好的“負反饋”功能的情況下,才能具有穩定、持續工作的功能。世界上任何一台稍微复雜一些的机器,都必需具有“負反饋”的机能,否則這台机器就不能進行最起碼的工作。比如我們常見的內燃机,如果沒有調速机构,內燃机的轉速就會要么愈來愈低,最后停止;要么速度愈來愈高,最后發生“飛車”爆炸。調速机构在這里的作用就是負反饋的作用,當机器速度高過某一額定值,調速机构就要減少供油,降低轉速;當机器速度低于某一額定值,調速机构就要增加供油,以提高轉速。

生物的生理和行為都存在著負反饋的現象。假如一個正常人的听覺突然喪失了,那末隨之而來的就是他說話的發音就會越來越“走調”,因為他沒有听覺,對他的說話發音的正确性無法給予檢驗、調整,也就是“負反饋”的功能失去了。

培養自控能力,從孩子時期就要抓起。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孩子,缺乏自控能力,玩起來沒個夠,或者鑽上某個事的牛角難以自拔。媒體多見報道,有些孩子迷戀网絡游戲難以自拔,這些都是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現。成年人也存在一個自控能力培養的問題,成年人遇到問題,如果沒有自控能力,任其發展,也會導致精神崩潰。嚴重時,甚至可能發生精神疾病,失去正常生活能力。

培養自控能力,首先要培養理智和責任心。遇事不但要就事論事地進行思考和行動,還要學會跳出事情本身的圈子,站在更高的角度和層次上去思考問題。理智就是要從全面考慮問題,不偏執于某一方面或情緒上的沖動;責任心就是要把握自己的中心目標和不可推卸的義務。我記得有一個人說得好:責任感就是使自己不作“想作但卻不應該作”的事情;同時也要迫使自己去作“不想作但卻是應該作”的事情。

站在更高的角度和層次上考慮問題,才能使自己不囿于某一事物局限的羈絆,作出理智的抉擇或者對現行事物進行适當的掌控。比如說現在孩子們都比較喜歡玩的電子游戲,如果我們站在另一個角度來看電子游戲,它不過就是一組由電子机器控制的邏輯游戲,我們不過是用自己的生物行為來和机器行為做比拼。假如我設計一個游戲:用一台電動机帶動一個圓盤轉動;一個人則用手轉動另一個圓盤;當人盡力去轉動時,他的手動圓盤轉速可以超過机動圓盤,但當人稍有松懈,則手動圓盤轉速就會落后于机動圓盤。如果轉速高的為贏的話,請問:你能贏得了机動圓盤嗎?人們肯定會說:這有什么意思?人肯定不能長久地超過机器轉速!對了,這就是生物行為和机器行為的不同。電子游戲也不外乎同一道理,只不過它們設計得更有趣、更复雜罷了。

人的生物行為是容易疲勞和厭煩的,同時也具有相當的“模糊性”,這一點是不能和机器相比擬的。以前有人說電腦永遠不會超過人腦,這話說得太早了點、也太武斷了點。實際上,電腦運算的快捷和精准性,記憶的准确穩定性,工作的抗疲勞性,机器行為的机械無誤性,從一開始就具有优越于人類生物行為的特點。從“腦功率”消耗的能量來說,人腦只能消耗食物能源—-葡萄糖;而電子計算机則是消耗電能,其腦功率要比人腦功率大得多。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電腦的腦功率會愈來愈大;電腦的自學習功能及其它功能也會逐步赶上及超過人腦,這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電腦超過人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電腦及其所控制的物體失去人的良性控制。

理解了上述電子游戲的內涵,我們就應該掌握住自己,不要痴迷于電腦游戲,如果是從中獲取一些消遣和娛樂應适可而止,否則就使自己成為机器的奴隸了。

2005年2月12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

相關新聞
【網海拾貝】西方離看穿中共還有相當距離
撣封塵:揭祕中共體制內的「鐵公雞食堂」
袁斌:若中共入侵,美國會出兵保護台灣嗎?
【網海拾貝】永遠不能原諒中共,更不可與他們和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