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卑南文物返鄉 國際重視並肯定學術專論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1日報導】卑南文物知識 全民共享系列六 (學術篇)(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一日電)國立台灣大學的卑南古文物返還台東史前文化博物館的歸鄉路走了二十幾年,日前才踏出第一步,台東鄉親對於台大的不滿到了極點,但台大也充滿了無奈,認為台大人類學系長期參與發掘與整理研究,提出的學術專論一向受國內外學界重視,這些努力在爭執中被埋沒,令人遺憾。

台大人類學系主任謝繼昌表示,這涉及學術倫理,如古文物的發掘者、研究者能把古物放在手邊研究多久時間?以及能有多少權利與義務?

他說,文化資產保存法於民國八十八年公佈實施,今年新修草案把古物主管機關從教育部移到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還將規範發掘者暫行保管期限,卑南文物是在文資法立法實施前十年就已挖掘完畢,後來法令要溯及既往就有困難。

爭執多年的問題,眾所周知,關鍵人物在台大人類學系教授連照美,她始終不願意把採掘到的卑南文物交出來,在協調過程中,也總是拒絕參與,她的觀念是「如果不是我挖掘,你們今天那能夠來要還?」

當初參與考古的另一位高輩份教授宋文薰,建議籌建國立台東史前文化博物館就是她提出的,不料,她後來也改變立場,這與外界討回古文物的強硬態度不無關連,雖然她最後不再堅持,但心中的無奈可想而知。至於連照美,則始終如一的持反對立場。

在台大人類學系系務會議通過台大卑南文物在九十七年底以前分四批返還台東史前館,第一批於三月中旬移交時,正逢請休假半年的連照美乾脆出國避風頭,而台大在立法委員民意與教育部的壓力下,必須在三個月內協調把古物返還台東的期限提前到明年年底以前。

謝繼昌說,台大卑南文物移交,除了文物本身,田野發掘紀錄也應跟過去,包括在那一地層出現、同時有些什麼東西、以後不會再保留的出土狀況;不過,原始發掘者至今不答應給、也不願移轉,也就不認為發掘紀錄要跟著移轉,台大夾在中間,應變做法就是把古物數位化,讓古物可以上網公諸於世。

台大人類學系的卑南文物數位化工作今年已經進入第四年,謝繼昌表示,系上希望把握時間,也希望連照美能夠改變想法,願意提供卑南文物,加快數位化工作與移交時程,由於連照美將於九十七年退休,如果不耐心等連照美回心轉意,將更難拿到東西。

面對強大的民意壓力,主管的教育部已表示,如果台大不移交卑南文物,將動用行政警察強制執行。

謝繼昌認為,文物屬於國家,卑南文物知識,應由全民共享,但對原始發掘者來說,就好像要從她身上挖下一塊肉一樣,大家應多體諒,讓事情有所轉圜。

他並坦承,即使再協調決定提前全部移交給史前館的期程,恐怕也要到台大新任校長六、七月上任後才能有進展,而由教育部長親自出馬與連照美溝通,也是個好方法,但一切恐怕還得時間來解決!

在各文物歸屬的爭執過程中,或許正如謝繼昌所說,台大過去對卑南文物的學術研究和學術專論受國際社會肯定,是不爭的事實;在各方重視出土文物之餘,也不要忘記探討出土文物的文化意涵,並期盼未來台東地方等相關單位能與學術單位建立共識,互相諒解與合作,才能讓這些古文物的價值真正彰顯出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