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卑南文物返乡 国际重视并肯定学术专论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1日报导】卑南文物知识 全民共享系列六 (学术篇)(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一日电)国立台湾大学的卑南古文物返还台东史前文化博物馆的归乡路走了二十几年,日前才踏出第一步,台东乡亲对于台大的不满到了极点,但台大也充满了无奈,认为台大人类学系长期参与发掘与整理研究,提出的学术专论一向受国内外学界重视,这些努力在争执中被埋没,令人遗憾。

台大人类学系主任谢继昌表示,这涉及学术伦理,如古文物的发掘者、研究者能把古物放在手边研究多久时间?以及能有多少权利与义务?

他说,文化资产保存法于民国八十八年公布实施,今年新修草案把古物主管机关从教育部移到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还将规范发掘者暂行保管期限,卑南文物是在文资法立法实施前十年就已挖掘完毕,后来法令要溯及既往就有困难。

争执多年的问题,众所周知,关键人物在台大人类学系教授连照美,她始终不愿意把采掘到的卑南文物交出来,在协调过程中,也总是拒绝参与,她的观念是“如果不是我挖掘,你们今天那能够来要还?”

当初参与考古的另一位高辈份教授宋文薰,建议筹建国立台东史前文化博物馆就是她提出的,不料,她后来也改变立场,这与外界讨回古文物的强硬态度不无关连,虽然她最后不再坚持,但心中的无奈可想而知。至于连照美,则始终如一的持反对立场。

在台大人类学系系务会议通过台大卑南文物在九十七年底以前分四批返还台东史前馆,第一批于三月中旬移交时,正逢请休假半年的连照美干脆出国避风头,而台大在立法委员民意与教育部的压力下,必须在三个月内协调把古物返还台东的期限提前到明年年底以前。

谢继昌说,台大卑南文物移交,除了文物本身,田野发掘纪录也应跟过去,包括在那一地层出现、同时有些什么东西、以后不会再保留的出土状况;不过,原始发掘者至今不答应给、也不愿移转,也就不认为发掘纪录要跟着移转,台大夹在中间,应变做法就是把古物数位化,让古物可以上网公诸于世。

台大人类学系的卑南文物数位化工作今年已经进入第四年,谢继昌表示,系上希望把握时间,也希望连照美能够改变想法,愿意提供卑南文物,加快数位化工作与移交时程,由于连照美将于九十七年退休,如果不耐心等连照美回心转意,将更难拿到东西。

面对强大的民意压力,主管的教育部已表示,如果台大不移交卑南文物,将动用行政警察强制执行。

谢继昌认为,文物属于国家,卑南文物知识,应由全民共享,但对原始发掘者来说,就好像要从她身上挖下一块肉一样,大家应多体谅,让事情有所转圜。

他并坦承,即使再协调决定提前全部移交给史前馆的期程,恐怕也要到台大新任校长六、七月上任后才能有进展,而由教育部长亲自出马与连照美沟通,也是个好方法,但一切恐怕还得时间来解决!

在各文物归属的争执过程中,或许正如谢继昌所说,台大过去对卑南文物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专论受国际社会肯定,是不争的事实;在各方重视出土文物之余,也不要忘记探讨出土文物的文化意涵,并期盼未来台东地方等相关单位能与学术单位建立共识,互相谅解与合作,才能让这些古文物的价值真正彰显出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