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與權謀孰重?

--扁宋會後爭議癥結的探索

胡元輝  中央通訊社社長

標籤:

【大紀元3月9日訊】近期以來,台灣政情如同洗三溫暖,氛圍一轉再轉,跌宕之間,距離不可以道里計。先是對立當道,不同陣營形同水火;再是和解蔚為主流,藍綠顏色混同難辨;隨後則是裂解連連,兩極主張在各自陣營進行內部批判。儘管如此,和解主流似乎立場堅定,台灣政壇將另生一番風景,恐屬此時此刻大勢所趨。

不過,大勢浮出之際,可以預見,爭議仍將如影隨形。此種現象原乃民主常態,毋庸訝異。但爭議叢生畢竟意味背後價值觀的歧異,其中並牽涉政治操作的行為準則,如不能妥適釐清,仍將淆亂台灣政治的改革進程。

台灣政壇近期型塑的和解氛圍,自以「扁宋會」為高峰。唯細察扁宋會後所出現的裂解聲音,「人格批判說」可謂其中最為基礎,也最具殺傷力的看法,持極端立場者在批判之外,更有信賴破產,今夕何夕之歎。陳水扁過去曾被在野黨形容為善變的政客,甚至有「騙子」的惡評;宋楚瑜則被民進黨人指摘為弄權的高手,因而有「宋叛」的嘲諷。如今「騙子」與「叛徒」竟然握手示好,看在兩極人士的眼裡,自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扁宋兩人在政治場域打滾多年,一路走來,曲直如何,均有紀錄可徵,亦難避社會公評。但,不以人廢言,亦不以人廢行,扁宋人格如何是一回事,政治和解則是另一回事。欲以扁宋人格之質疑否定政治和解之價值,恐屬牛頭馬嘴,洵非適論。

不過,人格質疑雖未必能否定政治和解的價值,卻足以使政治和解淪為一場空。因為,社會大眾一旦認定政治人物的所言所行,不過是一場權謀大戲,而非政治價值的堅定追求,所有的和解就失去了呼喚人民支持的正當性,並進而反噬政治人物在人民心中的信賴度。人格與權謀孰重,因而值得細細思辨。

權謀,對政治人物而言,其實是「必備之能」。一個不知謀略為何物的政治人物,反而令人擔心是否有治國的能力。我們固然不必完全同意馬基維利所言,君王必須掌握「為惡權」的觀點,但是,荀子所稱「權謀立而亡」的主張,卻同樣是不切實際的想像。就此而言,扁宋兩人或是當今政壇上的政治人物,在過往的政治歷程中各自以權謀相拚,實不足怪。

問題是,政治人物的權謀所為何來?是為己利謀,抑或為公眾福祉而謀?甚至更重要的,當權謀的動機很難在現實世界辨證時,權謀做為一種手段,是否符合適當的比例原則,以及權謀的後果是否能真正達成預期的目標,就成為人民檢測政治人物權謀身段的最後依據。扁宋兩人如今願意各自擱置若干爭議,並尋求政治主張的妥協,其實是民主政治成熟的表徵。但,社會大眾仍然要檢驗的是,此一妥協是否為符合公利的最佳方案,還是另有他途可循?更關鍵的是,此一妥協究竟只是口號,很快就會成為明日黃花,還是真的是基於信念,不會因為一些不利因素的出現就改弦易轍。

人格,在政治權鬥場上,有時真的看不到什麼影響力。可是,人民最終會懷念的政治人物,還是那些終其一生有所堅持,有所信仰,而即使改變,亦在變的過程中有其擔當、有其理念的政治人物。最糟的是,有的政客根本耐不住寂寞,或躲不過權力的滋味,以致無時無刻不在變,既變得毫無章法,也變得無可理喻。

政治研究者大衛.葛根(David R. Gergen)在探索美國近代總統的表現後,曾經提出總統必須學習的七門課,其中掛頭牌的課目就是「人品貴重」。足見雖然「世之為欺者不寡矣」,但人民的眼睛還是雪亮的,就算一時間看不出個所以然,只要時間夠長,政客的本來面目就會被識破。至於有些等而下之的政客,連馬基維利「讓人暈頭轉向」的高明權謀都學不來,處處顯露人格的破綻,那就真是變無可變,亦辯無可辯,只是一群酒囊飯袋罷了!──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邱太三:對岸提供便捷措施 登陸的農產品才會增加
泛藍軍購立場鬆動?民盟籲公投決定軍購案
扁宋會後 朝野和解是趨勢 企業肯定
民進黨:扁宋會後僅五十人退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