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光影–中國國有電影制片厂生存現狀調查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4月14日訊】(中華網4月14日報導)

  在几代中國人的記憶里,

  電影制片厂是一個同時占有崇高和親切的名詞。

  今年,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

  那些熟悉的名字,他們過得怎么樣?

  本報擷取了在中國電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四大綜合電影厂,

  以及兩家富有特色的專業電影厂,

  制作這一專題,意圖以它們為代表,

  呈現中國國有電影制片厂的生存現狀。

  在歷史光輝的映照下,

  這些制片厂的未來需要人們關注。

  北影留下一塊50年的“金字招牌”

  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中路77號,在北京城區地圖上,只被標記成一個紅點。然而在眾多的中國電影從業者的心中,那個紅點几乎可以被放大成一座圣殿——這里是北京電影制片厂的所在地。1999年,北京電影制片厂和其它七個廣電部直屬單位被合并整組為中國電影集團,曾經代表著輝煌与榮耀的工農兵厂標從此消失在大銀幕上,取而代之的是中國電影集團北京電影制片厂的漢字。但是今天,當記者再次走進北影厂,探詢它廣為人知又充滿神秘的歷史的時候,從那些頭發花白、話音顫抖的老北影人的眼中依然能讀出曾經屬于他們的光榮与夢想,“北影厂不在了,但是它的精神不會也不可能消失,它是中國電影的金字招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道理。”

  在中國電影集團的規划中,通過置換土地的方式將在京郊怀柔建起一座規模巨大、設施先進、技術一流的影視基地,年內即可破土動工。北影厂現址的生產區則要在不久的將來進行大規模拆遷,取而代之的是中國電影集團的制片大樓、電影廣場、星光大道和功能完整的電影大廳,北京電影制片厂的厂牌將從這里永遠地消失……

  歷史上的輝煌

  在北影厂的傳達室門前,挂著一個小黑板,上面是領取挂號信和郵件包裹的姓名通知。陳強、葛存壯、于藍、謝鐵驪……總有一些熟悉的電影人的名字在上面出現。穿過北影厂的生產區,就是附近小有名气的北影宿舍所在地——“北影小區”,當年叱吒風云的老一輩北影人大都在這里居住。小區的主體建筑就是几棟外牆已經有些斑駁的塔樓。和今天那些明星大腕的豪宅別墅相比,北影的老藝術家們卻安得其所地在這里度過了几十個春秋。“孩子們常說這里的條件不好,要接我們出去住,可是我們習慣了,每天吃完飯到前邊的生產區遛遛,心里覺得踏實。這些年身邊的老伙伴一個接一個地走了,轉眼北影也要拆了……”電話那邊,80歲的原北影厂副厂長朱德熊傳來几聲輕輕的嘆息。

  回憶是美好的,尤其在這些經歷了北影輝煌歲月的老人心中,他們的思緒總是不能自己地回到半個世紀之前,回到1956年到1966年由他們親手創造的“鎦金歲月”中去。

  然而,走過十年輝煌的腳步之后,接踵而至的便是十年的荒蕪。記者試圖去了解那段讓人無法忘怀的歷史,卻沒有人愿意回憶。當年的小關厂址如今已經變成了對外經貿大學的校址,新的北影厂則搬到了現在的所在地,北三環中路的薊門橋畔。原副厂長張爾瓚告訴記者,“‘文革’期間,江青以保證所謂的‘樣板戲’拍攝為名,將北影干部職工全部驅逐出厂,下放干校,同時將蘇聯專家幫助選址設計的厂區廢棄,并于1973年重新建起了新厂。新厂的規模和設備看上去并不遜色,但是北影人的藝術激情已經被當時的文藝政策消磨殆盡。”

  北影是如何二度崛起的?在記者的采訪中,被大家反复提及的是一個時間——1979年和一個名字——厂長汪洋。

  厂長汪洋對于重新啟動閑置了將近十年的藝術隊伍起到了重要作用。張爾瓚回憶說,“‘北影是一塊金字招牌’最早就是汪洋提出來的,那段時間他一直住在厂里的,北影生產的每一部影片的樣片他都要親自審看,并提出詳細的修改意見,北影厂的歷任厂長都做不到這一點。除了狠抓影片質量,他還特別重視人才,劉曉慶等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員都是當時被他召入北影的。”

  劉曉慶到北影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是張錚導演的《小花》。當時她的關系還在成都軍區話劇團,汪洋在看過《小花》的第一批樣片后,就給副導演黃建中下了命令,“把這個人留下來,調進北影,小黃,你想辦法!”劉曉慶在她的回憶錄中這樣描寫汪洋,“汪洋識才,愛才,善于用才。誰都知道,他思賢若渴。只要是人才,他會費盡一切心思,用盡所有手段把他們挖到北影來。他不停地建設、壯大北影的創作隊伍。他好比是一個狡黠的廚師,永遠拿著一把漏勺在沸騰的鍋邊上等著,只要有餃子或是湯圓熟了浮起來,他立即眼疾手快地把它們舀到自己的碗里。”

  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影經歷了它最后的黃金時期。這時電視業尚處于大發展的前期,電影仍然是第一大眾娛樂媒體。經濟改革在社會其他領域(農業、工業、和商業等領域)剛剛開始,電影工業還沒有感受到市場經濟的壓力。1979年,全國電影市場創下了全民平均觀看電影達28次,全國觀眾達293億人次的空前記錄。

  1984年,電影業被定性為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開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國家每年給予各厂一定的流動資金輔助生產。其中北影獲得的國家補助為380 万,雖然電影每年的平均制片成本不斷躍升,但是這筆金額始終沒有增加過,到80年代末,每部電影的平均成本已經接近100万,北影所需拍攝資金与下撥流動資金的差額將近千万。由于電影業利潤分配存在倒挂,制片厂年年虧損、還貸無力,銀行態度消極,使“貸款制片制”也遭遇瓶頸。

  一面是靠上級撥款和依靠制片利潤投入再生產難以為繼,依靠銀行借貸制片也困難重重,一面是制片厂要完成上級以行政命令下達的拍攝計划,這种矛盾下,尋找系統外資金成為制片厂的唯一的出路。

  北影的最后十年

  1992年12月下旬,廣播電影電視部召開了“全國電影工作會議”,公布了“中央三號文件”,名稱為《關于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其核心精神是給企業放權。1993年1月5日,這份文件正式下發,國內的電影體制改革隨即展開。從此,中影公司只保留“國外影片進口”的獨家權利,各制片厂出品的影片可以自行處理國內外的發行銷售事宜。各省市紛紛成立電影股份集團公司,原有的“出售拷貝”制度被打破,可以采取代理發行或收入分成等方式進行影片交易。

  在電影改革進入關鍵時期的1994年,北京電影制片厂迎來了它的第六任厂長韓三平。上任伊始,韓三平便開始對北影厂的創作、生產、管理、發展方向等各個方面進行系列的調整和改革,成立負責管理厂內編、導、演、攝、錄、美等創作人員的藝術創作中心,負責電視劇、電視片錄制經營的制作公司,負責協助厂長指揮生產調度和對外合作拍攝事宜的生產辦公室,負責對外宣傳的《電影刊物》和《北影畫報》兩個刊物和宣傳策划部。

  對內部机制進行調整的同時,北影厂區也進行了改造和翻新,厂內四大攝影棚安裝了配備現代化的照明設備和搭景條件,錄音樓內引進了當時先進的SR-D數字立體聲設備,拍攝《駱駝祥子》時的“西四一條街”改成了“明清一條街”,成為國內拍攝舊時代題材影視作品的基地。

  “向市場要錢!”這是韓三平厂長在上任之后最常說的一句話——“北影要想繼續發展,必須努力爭取社會投資、融資。”与此同時,中國的民營影視公司開始崛起,但是電影制片市場准入的門檻相當高。傳統16家制片厂以外的制片机构只有同這16家片厂合作才能涉足電影拍攝。于是電影厂的拍攝指標成了“奇貨”,民營資本只能以“暗渡陳倉”的方式參与電影制片。所有16家片厂以外的投資方是沒有“出品署名權”的,而是打“協助拍攝”、“聯合拍攝”或“監制”字樣。北影厂借助与他們的合作使其資金實力和生產成本的來源慢慢發生改變。1997年,馮小剛導演的電影《甲方乙方》“橫空出世”,以3300万的票房成為 1998年全國票房冠軍,也成為北影歷史最后十年的中的最大亮點之一。

  然而中國只有一個馮小剛,《甲方乙方》并未能從整體改變中國電影整體滑坡的現狀。就在同一年,李少紅導演獲得了華表獎“最佳影片獎”的作品《紅西服》遭遇了市場慘敗,全國票房還不足百万。李少紅回憶當年的情況時說:“那段時間正赶上電影發行體制改革轉型的時候,中影不再發行國產片子,地方的電影發行机构又在組建當中,所以當時的電影發行一片混亂,北影厂有8個戲都發不出,不知道怎么發,也發不動,受影響的不只是我一個,弄得措手不及,宣傳和推廣根本就沒有,票房就受損失了。我覺得《紅西服》票房不好,不是我電影本身的問題,而是它出現在了不該出現的時候。”

  1997年后,電影改革進一步深化,民營影視企業走向成熟与壯大。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公司董事長王中軍說:“現在我們和北影厂最大的區別只是沒它那塊地,沒有50年的積累,其他都一樣。”還在制片體系改革中徘徊的老牌電影厂的處境更加風雨飄搖。

  留下一個“北影精神”

  1999年2月12日,經國家經貿委批准,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直屬的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制片厂、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厂、中國儿童電影制片厂、中國電影器材公司、中國電影合作制片公司、華韻影視光盤公司、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節目制作中心8家電影企事業單位組建的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在北京舉行挂牌成立。

  “中影集團成立以后,北影厂的建制和法人體系都不存在了,北影成為中影集團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它所有的資源都融入了中影,進行了同類項合并。”韓三平這樣解釋北影和中影集團的關系。在集團整合之初,按照序列,中影第一制片分公司就代表北影厂,從1999年中國電影集團成立至今,每年依然有十部左右的影片是以中國電影集團北京電影制片厂的名義出品的。但是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按照序列編排的全資子公司正在逐漸變為股份合作公司,“引入不同資本,采用股份合作,和境外資本、民營資本和個體資本合作,是中影集團改革的方向。”按照 “因業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先后成立了中影元申(偏重于電視劇的制作)、中影橫店華納(偏重于与外資合作)、華索(偏重于高新技術制作)等合資公司。

  2004年初,一條發自新華社的消息在老北影人當中引起了震動,該篇報道稱“北京電影制片厂在新的一年面臨著喬遷之喜。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下屬的這個有著 50多年歷史的老電影厂的制作部門,將一舉遷往怀柔一個設備更先進的大型影視制作基地,那里能容納更多影視題材拍攝。”有關北影要遷址的消息已經不是什么秘密,雖然傳了有兩年多的時間,但始終沒見有什么動靜,可如今第一次有主流媒體對它進行了公開報道,所謂的“喬遷之喜”在很多人心中竟然變得“無比恐怖”。不少老北影人感嘆,“拆了北影,我們不知道喜從何來,一塊挂了50年的金字招牌,就這么隨著推土机煙消云散了,我們心疼啊。”

  將北京電影制片厂并入中影集團,讓很多离退休的老北影人在感情上很難接受,“北影改革是歷史的必然,我們都很支持,但是不能因為合并到中影集團就扔掉了這塊牌子,這畢竟是一塊‘金字招牌’啊,和國內其他電影厂相比,北影的品牌价值是最高的,如今厂子拆了,再過十年二十年,北影真的要變成中國電影史里的名詞了。”

  對此韓三平解釋,北京電影制片厂作為一個企業已經不存在了,但是作為一种制片資源或者說一种精神還是存在的。中影集團不會丟掉這塊金字招牌。

  他還向記者強調,北影遷址遷走的只是制作部分,制片還在這儿,這個出發點是經濟依据。北影現在的位置做攝影基地不适合了,也不划算,場地被限制死了。但是這塊地儿可值錢了,通過置換之后他們將在郊區建設更新更大的基地。現在很多單位都在搬家,帶來的是巨大的發展机遇,中間的差价是上百倍的,可以買厂房、買設備、買高新技術。

  据悉,位于京郊怀柔的生產基地今年就會開工。比現在的北影生產區要大十几倍。韓三平介紹說,“現在北影只有四個棚,未來是20個攝影棚,每個專業棚都大的多,還可以吸引外國的制片商來拍片。所有資金都是通過置換產生的,沒要國家一分錢。目前的厂址上會建中國電影制片大樓,建一個電影廣場,有一條星光大道,有一個設備先進、功能完整的電影大廳,進行首映活動、新聞發布,再吸引外資公司到這里,形成一個“電影城”的概念。”(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克勞出演新聞主播 電視中為過世父親大聲禱告
組圖:《翻譯風波》首映 妮可紅色禮服美豔亮相
戰死沙場無人問 今朝參拜遭批評
腸病毒與SARS 台灣抗菌沐浴乳接受度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