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再度上漲但調查看跌下週油價

標籤:

【大紀元4月22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二日綜合報導)受到汽油供給不足可能讓庫存數據持續走低影響,國際原油價格週四再度上漲收高。另據彭博調查顯示,原油價格下週上漲的機率大於下跌,主要是全球第一大原油消耗國美國的汽油需求將在夏季旅遊旺季前增加。

彭博社針對49名分析師調查,20人或41%預估下週油價將上漲,14人或29%預估油價將下跌,15人預估持平。上週,54%受訪者預估油價將下跌。

根據美國能源部數據顯示,美國汽油消耗較去年增加1.7%,原油庫存水位在7週內有6週下滑,如今已至今年最低。中國第一季經濟成長意外加速,顯示中國原油需求可能增加。

中國目前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耗國。

截至上週為止汽油庫存下降150萬桶成為211.6百萬桶,較市場預期減少27.5萬桶還要大很多,上個月BP石油公司位於德州煉油廠大火,讓投資人擔心汽油供給可能短缺的問題。

能源分析師表示,原油目前漲勢完全由汽油所帶動,在即將進入旅遊旺季之下,預計未來走勢行情將視汽油供給數量變化而定。

6月原油收市上漲17美分或0.3%成為54.2美元,創下4月6日以來作高收盤價水準,自從4月4日創下58.28美元歷史最高價以來,原油價格下跌7%。

墨爾本澳紐銀行集團Australia & New ZealandBanking Group Ltd.分析師Daniel Hynes說:「隨著中國需求減緩疑慮消退,及美國庫存下滑,油價可能持續攀高。」

在彭博社過去30次調查中,三分之二正確預估到油價走勢。

不過,面對油價再次高漲,卡達石油部長則不預期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將在6月份集會前提高原油產能或是生產配額。

卡達油長Abdullah bin Hamad al-Attiyah在巴黎受訪時說:「我們認為如今沒有必要增產。油市目前供給充份,我們已看到油價大幅回跌,庫存在高檔。」

OPEC上月在伊朗集會決議每日增產500,000桶,將官方生產配額上限提高至每日2750萬桶。隨著油價高漲,大部份的OPEC產油國產能已逼近滿載,火力全開,超過配額生產達數月之久。

在被詢及油價下跌是否將導致OPEC減少供油,他回答說:「我們將在6月集會時商討,目前言之過早。」OPEC預定6月15日在維也納開會。

根據法新社援引OPEC主席Sheikh Ahmad Fahdal-Sabah的談話報導說,OPEC將在5月份每日增產500,000桶,以協助滿足市場需求增長。但報導未說明他是指實際生產或是生產配額。

國際能源總署日前在4個月以來首度調降全球原油需求預估值,因中國的需求成長減緩且庫存增加。

總部設在巴黎的IEA在4月12日說,2005年的全球原油使用量平均每天將達8427萬桶,較3月的預估值減少50000萬桶。IEA說,美國原油庫存的增加、中國需求成長的減緩以及中東產油國的增產應有助油價擺脫歷史高點回檔。

倫敦Schroders公司能源分析師Craig Pennington說:「IEA以往飽受批評,被指責上修原油需求預估值時拖拖拉拉,這次竟然下調,值得玩味。」

IEA說,2005年的原油每天需求量將增加177萬桶,增幅2.1%。IEA上月曾表示將增加2.2%。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Ali al-Naimi表示,由於銀行、避險基金及投資人湧入「過熱的期貨市場」,沙國與其它同屬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會員國,在壓低原油價格方面的能力有限。 al-Naimi表示,石油方面的資金增加,已使目前的原油價格走勢背離傳統上主導商品行情的供需法則。他指出,身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的沙烏地阿拉伯,雖然積極增產以協助拉低油價,但仍恐力有未逮。

al-Naimi說:石油市場「得到避險基金與法人巨額資金的挹注,大家都想獲取最大的報酬,同時分散資產配置」,「業界普遍預期,儘管OPEC與沙國竭力穩定油價,資金活動仍將持續推高油市行情。」

相關新聞
LCD TV需求引爆 控制IC設計看俏
IMF:油價及匯率對全球經濟成長構成威脅
憂心全球成長恐走緩  紐約油價盤後續挫
石油消費國家無力防止上漲打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