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的寧靜選舉

標籤: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沛清羅馬特稿)教廷人士指出,目前擁有投票權的樞機主教共一百一十七人,他們大多彼此並不相識,更談不上互相了解,而教宗候選人是全球的神職人員約四十萬人,所以目前很難預料誰是下一任教宗。

教宗已回到天主身邊,誰將成為下一屆新任教宗?是人人所關心的頭等大事。各國駐教廷使節無不到處打聽,新聞媒體更是緊迫盯人守著西斯汀小堂的煙囪,熟悉教廷人士則急著分析誰最可能是新任教宗,全球十億天主教徒也引領祈盼新教宗的出爐。

教宗選舉不能用世俗眼光看待

回顧一九七八年波蘭克拉科總主教區總主教卡洛.沃提瓦(Karol Wojtyla)樞機當選為教廷第兩百六十四位教宗的情景,當時有投票權的樞機主教在入圍西斯汀教堂後的三天才選出當今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依規定入圍之後,投票分別在每天的上下午各進行一次投票,所以樞機們在三天內共投了六輪選票。

試想,如果一個民主國家經超過三輪以上的投票才能選出國家元首,投票期間可能產生的混亂大家根本就不敢預料,也沒有國家能夠承擔這種風險。但是教廷不僅能,而且歷史上還曾有過更長久的選舉時間。所以說,教宗的選舉是不能用世俗的眼光看待的。

被選舉人全球四十萬神職人員

教廷人士指出,目前擁有投票權的樞機主教共有一百一十七人,而教宗候選人是全球的神職人員,約四十萬人,所以目前很難預料誰是下一任教宗。

對於教會而言,選舉新教宗是再自然正常不過的事,全球四十萬天主教神職人員都有被選舉權,都是候選人。

適當與否需由教會角度觀察

在西斯汀教堂內,這是一場沒有政見、沒有聲音的選舉,只是這幾百年來都是由樞機主教當選為教宗,所以讓人誤以為只有樞機主教才能當教宗。

綜合分析,歷年來並非所有的教宗都是選自於樞機團中,其中也有主教被選者,也有自神父中選出者,還有從非神父中選出的,如教宗額俄略十世,他原本只是一位協助神職人員傳教的執事。

所以教宗的選舉是不能用政治等世俗的眼光看待,必須用教會的立場分析,如此才能窺見其中的真相。

根據事實分析可以了解,進入西斯汀教堂的一百多位樞機大多彼此並不相識,更談不上互相了解,所以如何選出一位適當人選,就要由教會的角度觀察,在全球的神職人員中,那一個人能夠率領教會面對和解決當前的問題。這個問題包羅萬象:包括教會本身的問題、人類的問題、人類的需要、恐怖主義問題、神職人員減少問題、世界財富不平均的問題、戰爭問題和疾病問題等等。

面對世局不是權力鬥爭的產物

根據「中梵外交關係史」作者之一江國雄先生的分析,一九七八年選舉波蘭克拉科總主教區的總主教卡洛.沃提瓦樞機為教宗,主要在於當時世界冷戰局勢的惡化,很可能把人類帶向萬劫不復的絕境,全球樞機主教們一定意識到教會需要一位對抗無神論的非常領袖來領導,需要一位有面對共產世界經驗和魄力的領袖,這些條件使得當時五十八歲的卡洛.沃提瓦樞機主教脫穎而出。

這是為了解決教會和世界的問題,並不是權力鬥爭的產物,而這項集合眾人智慧的決定,經過這麼多年的考驗和檢驗,證明是正確的決定,當時的樞機都投下了正確的一票。

相關新聞
三合一選舉引蘇謝之爭?蘇貞昌:就事論事
天主教教宗選舉程序介紹
民進黨縣市長提名 九縣市同額登記 不初選
年底三合一選舉 中選會不樂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