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戛納慶百歲 章子怡到場致賀

標籤:

【大紀元5月20日訊】(據中華網5月20日報導)中外電影界人士18日齊聚戛納,共同慶祝自1905年推出首部電影以來已走過百年歷史的中國電影百年華誕。
  
  “中國電影百年”新聞發佈會於18日下午在卡爾頓大酒店舉行。中國電影海外推廣中心主任朱永德介紹了中國電影與戛納電影節的不解之緣:1959年,中國台灣影片《蕩婦與聖女》成為第一部參加戛納電影節角逐的華語影片;1993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摘取“金棕櫚”大獎。
  
  18日夜,慶祝晚宴在戛納海灘舉行,上千世界電影人出席了這一盛會。梁家輝、章子怡、楊紫瓊和張震等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的著名演員也到場為中國電影呐喊助威。

梁家輝(圖:中華網)


楊紫瓊(圖:中華網)

  戛納日記 李曉蘇專欄
  
  5月18日多雲間晴
  
  8天看了5部半電影
  
  來電影節採訪,看電影當然是一件大事。但對真正奔忙在戛納的人們來說,看電影或許並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樣,是件一等一的大事。原因仔細一想也很簡單:參賽參展的電影人要忙著宣傳自己的片子;發行商等生意人要忙著談生意;記者每天忙於拍攝、採訪和寫稿;而真正有閑、來看電影的影迷們又沒有記者證,很多影片的特別放映根本進不了場。
  
  雖然理論上來說,有報導和評論任務的記者們應該看片最勤,但實際上也未必見得——電影節本身就提供超級發達的資訊:官方電視報導、各種日報日刊、電影本身印製精美內容豐富的宣傳冊和光碟,當然還有互聯網。這給大家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說白了就是:少看、甚至不看片子,稿子也能發。我在新聞中心就曾經和一位墨西哥同行聊天,聽說他老人家一部參賽片沒看過,每天的特稿依然寫得紅紅火火、有聲有色。當然,參賽片一般只有英語(有時多個法語)字幕,這兩種語言水平不高的觀眾看片,還是挺有一些困難的。
  
  然而,記者證也遠遠不是萬能的。大會主會場盧米埃爾劇院(以電影早期開拓者盧米埃爾兄弟命名,就是每天紅地毯的終點)最隆重的晚間放映活動,都需要專門的邀請才能入場,而普通記者連申請邀請的資格也沒有。參賽影片一般除了盧米埃爾劇院之外,還會在德彪西(以法國印象派作曲家命名)和巴贊(以法國電影理論家、“新浪潮之父”命名)兩個劇場有一到兩場加映。後兩個劇場倒是有記者證就能進,但由於記者實在太多,相信每個人都有排了半個小時隊,眼看到跟前了,被一句“沒座位了”打個灰頭土臉的經歷。
  
  在中國記者裏,我估計是看電影比較多的,前八天裏一共看了五部半競賽單元參賽片,而今早是我第一次進入盧米埃爾劇院。高大雄偉的放映廳,井然有序、鴉雀無聲的觀眾,正片前法國電影大師讓•雷諾阿經典作品《大幻滅》精彩鏡頭的重放,都使置身其中的人有了在“電影殿堂”朝聖的感覺,心中一種虔誠油然而生。(北京娛樂信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章子怡 美容由來大揭密
梁朝偉:鞏俐專業  章子怡認真  王菲率真
登上新聞周刊封面 章子怡美國風光無限
劉德華爆章子怡是Fans 希望伊更成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