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扶持少干預基建佳港吸引外資重要因素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5月21日報導】台灣資本市場國際化透明化專題報導之三(中央社記者陳倖嫚香港特稿)在香港,私營經濟是繁榮的要素,政府只在企業背後擔當支援的角色,多扶持,少干預,奉行自由貿易政策;加上政局穩、稅率低、通訊與運輸等基礎建設發達,成了促進外來投資的重要因素,也造就港成為全球第二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系。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日前發表的「二零零五年全球競爭力年報」,香港獲評為全球第二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系及亞洲區首位。香港的競爭力排名,由去年的第六位,躍升至今年的第二位;而在小型經濟體系類別中,則由第三位躍升至第一位。

報告又指出,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貿易體系、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二大金融中心。香港股票市場規模之大,在亞洲排名第二。

香港經濟的過人之處,在於提倡兼奉行自由貿易,擁有自由開放的投資制度、不設貿易屏障、對外來投資者一視同仁、資金自由流動、法治體制歷史悠久、規章條文透明度高以及低稅率的簡明稅制。此外,香港還有龐大的外匯儲備、自由兌換的穩定貨幣。

為了保持營商之都的美譽,港府奉行「小政府」經濟政策,提倡自由貿易。也就是政府致力使一段時間內的公共開支不超過本地生產總值趨勢成長率,並且採取「多扶助,少干預」的政策,政府盡量不干預工商業,以免妨礙創意和發明由市場決定需求,政府只在有需要時提供支援公平競爭,但絕不偏私。

港府不斷致力減少規管,簡化程序,並且推出多項方便外資來港投資計劃。港府於一九九六年推出「方便營商」計劃,以確保政府真正方便營商,透過營商諮詢小組的會議,商界領袖和政府高層人員可共同磋商方便營商的措施,其中包括簡化程式和手續、減少規管、降低政府規管的成本及商界和市民遵從規管的負擔、公共服務私營化,改善對商界的服務,並引進新服務。

另外,在工商及科技局內成立一個專責機構「工商服務業推廣處」,推展方便營商計劃完成了一百項輔助商界的研究,並落實了約三百七十項具體的建議,以消除商業發展的障礙和限制,讓私人機構有更多商業機會;另有八項輔助商界的研究正在進行,繼續致力在政府部門內建立方便營商的服務文化。

在吸引外資方面,政府於二零零零年成立「投資推廣署」,負責向外推廣,吸引外來投資者。署方提供的服務包括,向投資者提供協助和跟進服務,以確保他們在香港開業或拓展業務中,得到所需的支援,解決遇到的問題,提供投資支援服務,協助公司充份掌握資料以作出商業決定。

不過,香港能有效地與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競爭,要歸功於城內緊密聯繫的金融機構和市場。政府的政策是維持和發展完善的法律架構、監管制度、基礎設施及行政架構,為參與市場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維持金融及貨幣體系穩定。

此外,資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香港,也是一項重要的因素。香港金融市場的特色是資金流動性高,市場根據有效、具透明度而又符合國際標準的規例運作;香港的勞動人口有一定的教育水平,海外專業人士來港工作也十分容易,進一步推動金融市場的發展。

在香港經營的國際金融機構數目很多。截至二零零三年年底,香港共有134家持牌銀行,其中一百二十一家為外資銀行。在全球首一百家銀行中,有七十五家在港營業。此外,香港有八十一家外國銀行附屬機構、分行或相關公司,以有限制牌照銀行或接受存款公司形式經營;另有八十七家境外銀行在香港設有代表辦事處,香港銀行的對外資產總值在全球名列高位。

外匯市場方面,香港的外匯市場買賣活躍,在全球外匯市場上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由於香港與海外其他外匯市場都有聯繫,因此可每日二十四小時與世界各地進行外匯買賣。根據國際結算銀行去年進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調查,香港外匯市場成交額在世界排行第六位。

股票市場方面,以市值計算,香港股票市場是全球最大股票市場之一。截至去年五月為止,在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有一千零五十七家,資本總值五兆四千K百四十四億港元(七千零三十一億美元)。

香港股票市場在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創業板是根據美國那斯達克股票市場的模式而設立的第二板市場,於一九九九年十一月開市,為新興企業,尤其與高科技業務有關的公司,提供集資機會。

截至二零零四年五月底,共有一百九十五家公司在創業板上市,資本總值達七百四十五億港元(九十五點五億美元)。在二零零零年五月,有七支主要美國那斯達克股份在香港掛牌及買賣,使香港成為亞洲區內首個提供那斯達克股份在亞洲買賣的城市。

此外,吸引外商來港投資的因素還包括香港稅率低,稅制簡單,並無任何醫療供款、銷售稅等隱藏的額外徵稅,也絕無任何省、市等地方徵稅,是世界上最方便營商的稅制。

在香港營商,只需繳交營商利潤、薪俸(所得)、物業(不動產)三種收入。香港並不徵收增值稅、銷售稅或資本增值稅,只有在香港賺取的收入才需課稅。

香港經過英國一百五十年的管治後,於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回歸」中國,現行的經濟制度於二零四七年前將維持不變,在香港進行外幣買賣十分方便,各類資本和資產市場也十分活躍。

此外,香港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沒有繁瑣冗長的條文規章。香港也設有廉政公署,確保政府及工商機構運作公平廉潔。香港是一個十分安全的城市,犯罪率與新加坡相若,實際上比東京還要低。相對倫敦以至美國各大城市,香港的犯罪率更低得多。

在工商界,英文是兩種官方語言之一,在政府部門及司法機構中也廣泛使用。香港不乏受過良好教育且精通雙語甚至三語(即英文、廣東話和普通話)的專才,而對於在香港經營或與大陸、台灣有貿易往來的企業,這些專才更顯重要。

還有,香港政府致力消除市場限制,以鼓勵公平競爭,在證券、期貨和銀行業,以及電訊、資訊科技和廣播等領域上,政府都致力開放市場,並取得了相當的進展。

政府於去年六月一日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經事務科轄下的經濟分析部與工商及科技局工商科轄下的方便營商部合併為一個新單位,名為經濟分析及方便營商處,隸屬財政司司長辦公室。

根據港府的資料,截至二零零二年六月一日,有超過九百四十家跨國企業在香港設立了地區總部,另有近二千一百七十一家設立了地區辦事處。過去十年間,跨國企業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和地區辦事處的數量,成長超過一倍。

相關新聞
阮銘先生:中共危机重重.全靠外資輸血維持
外資:兩岸航空業 台灣較具競爭優勢
元大入主復華金 外資有意投資
MSCI調升台股權重  調整台股成分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