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 別忘獲利了結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靚慧╱專訪

有鑒於投資環境走向微利時代,投資人很難藉由短期投資而獲得高額利潤,華僑銀行財富管理部理財經理黃春英提醒,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共同基金,仍是投資人的最佳工具,但即使是定期定額,仍需及時獲利了結,才不會變成「誤會一場」。

黃春英指出,在中國、印度等勞力密集市場投入生產事業後,已導致全球市場改變,想要投資的標的只漲不跌已是天方夜譚,無論是股票或共同基金,即使前景看好,大多呈現盤整向上走勢,投資人的操作策略也必須有所調整。

黃春英表示,由於銀行競相投入財富管理業務,陸續開發各類財富管理商品,使投資人的選擇也更為多元,許多過去無法碰觸的投資工具,現在即使投入少少的金額,也可以享受不錯的投資收益。

舉例而言,以往民眾要投資房地產,就得準備數百萬、千萬元購買一間房子,自行出租後每月收取租金,但由於「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 )」推出後,民眾不用買房子,也可以藉由投資基金,享受不動產增值的收益。

黃春英認為,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採取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共同基金,仍是最穩健的投資模式,藉由選定的標的分批進場,由於一個經濟循環大多為5年的時間,因此,建議投資人進行至少5年的投資,如果在投資期間內,基金淨值下跌,只要趨勢仍維持正向,投資人就應持續扣款,藉由淨值下跌的機會購得較多的單位數,待基金回漲時,就可獲得更多的收益。

但黃春英強調,如果基金上漲至一定的幅度,投資人則要把握機會贖回獲利了結,但同時仍需繼續扣款投資,因為,經濟走勢有起伏上下,如果不及時獲利了結,最後待淨值回跌時,一切的努力都將變成誤會一場。

如果投資人手中有一筆資金,希望進行單筆投資,黃春英提醒,一定要做好資產配置,並且避免投資風險較大的單一市場,尤其要設定停損與停利點,將投資風險控制到最低。

至於黃春英進入華僑銀行已有15年,是僑銀首位轉任理財專員的行員,轉任理專至今已有3年多的時間,過去在僑銀的經歷包括存款、放款、外匯等業務,銀行業資歷相當完整。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多扶持少干預基建佳港吸引外資重要因素
吳惠林:面對中國熱,台灣產業何去何從?
葛老:美經濟將降低對能源依賴度
雙捷運交會站週邊房地產具增值潛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