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避諱現狀 鄭洞天:國產電影有三大怪異

標籤:

【大紀元6月15日訊】(據中華網6月15日報導)作為第四代中國電影導演的領軍人物,國內資深電影人鄭洞天在眾多電影人沉湎於對中國電影百年歷史的回顧中時,他針對當前中國電影現狀毫不避諱地提出在培養觀眾觀影興趣、後電影發展以及發展國產電影方面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一怪:拍的電影多了,上映的少了
  
  許多電影人一直為國產影片的低迷現狀苦惱不已,不過2004年卻是讓許多人都感到驕傲,這一年,國產影片共有212部影片通過審查,與上一年相比幾乎翻了一番。但鄭洞天談到這個問題時卻再出驚人之語:“其實這個數字並不驚人,今年極有可能要超過300部。”隨後,鄭洞天理性地指出,雖然有200多部影片通過了審查,但去年真正在影院上映的國產片只有43部。“如果電影拍出來了不能在影院裏上映,根本就沒有市場效益可言,就更談不上什麼豐富國內電影市場,衝擊國際電影市場了。”

  二怪:收入高了,後產業發展慢了
  
  2004年,中國電影業總收入達到了36億人民幣,不過鄭洞天透露,就是這個數字卻仍然讓身為電影局局長的童剛羞於出口,為什麼呢?“因為在這36億人民幣的總收入中,只有15億是電影票房收入。同時,這15億的票房收入是由43部國產片、40部港臺影片和合拍片、20部美國進口大片和30部其他國家的進口影片共同創造的。”“這些還不算,其實36億總收入中除了15億票房收入外,還有近10億的四家電影頻道收入,而我們的‘後電影’收入少得可憐。”鄭洞天介紹說,除了電影票房,更令人擔憂的是,國產電影產業鏈不夠完善,與電影相關的附屬產品開發欠缺。
  
  三怪:國際獲獎了,票房低迷了
  
  今年,先是顧長衛的《孔雀》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銀熊大獎,之後賈璋柯的《世界》連奪兩個國際大獎,最近王小帥的《青紅》又在戛納拿獎。從表面上看來,好像國產文藝片大有崛起之勢。但鄭洞天卻不這麼認為,他表示,“得知顧長衛的《孔雀》票房超過一千萬時很興奮,但是《孔雀》在宣傳上煞費苦心。後來的王小帥說,不期望《青紅》票房超過1000萬,只要是達到700萬就可以了,但就目前看來,這個目標很難實現。”
  
  “以往都有‘牆外開花牆內香’的說法,現在就怕是‘牆外開花牆內也不香’。”鄭洞天談道。在他看來,重新燃起觀眾進電影院看電影的興趣,但如果電影人不努力,這種可能就永遠無法實現。“第五代導演處於兩極,一部分人只注重大投資大製作,產出量較低,另一部分人轉行改拍電視劇了,年輕的第六代就更應該抓住機會,多拍幾部好電影,再把觀眾拉回電影院。”(首席記者甯玲電自上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第5屆電視電影“百合獎”頒獎 李雪健勇奪影帝
《慶餘年2》又現穿幫鏡頭 屋頂有智能手機
「那英跑調」登熱搜榜第一 《歌手5》大洗牌
范冰冰晒半山豪宅 櫃中飲品顯示她已移居香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