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穎:當阿Q成爲時尚的時候

曾穎

標籤:

【大紀元6月23日訊】一位國際知名的大導演要拍一部特能反映中國特色的電影,選中未莊作爲拍攝現場,經過廣泛的調查和評估,阿Q成爲該片的一號男主角。

   影片經一陣亂七八糟的忙活,總算拍完,在國內引起罵聲如潮,觀衆們看得鼾聲雷動。這些並不影響這部特別有風格的影片在國際上拿大獎。阿Q作爲主創人員,自然是要去國外領大獎,在領獎臺上,面對台下成千上萬的電閃雷鳴的照相機和各種膚色的美腿,阿Q突然覺得有點膽怯。接過那鍍金娃娃,照例是要說兩句的,他想說:“二十年之後又是一條好漢!”又覺得太老土不太合適這場合。他想唱,但搜腸刮肚,肚裏除了手持鋼鞭和小寡婦上墳之外,確實什麽也沒有。這時,千百雙眼睛像聚光燈一樣,烤得他難受,一鼓勁一發狠,他摘下氊帽,往台下一扔,大吼一聲說:媽媽的,真像在烤魚!

   台下掌聲雷動。他的即興發言成爲本屆大獎最轟動的一句,驚得那些酷斃帥呆古靈精怪得要冒煙的美國影迷大叫過癮。各大報紛紛載文稱:儘管好萊塢天天面臨各種酷波的衝擊,但在這個瘦小的東方人面前,這些衝擊都像澡盆中的浪花。這個充滿自信的戴著小氊帽拖著小辮子的小眼睛男人注定將成爲今年最炫最in的時尚形象。

   時尚供應商們連夜開始打造Q式行頭,從氊帽,小辮到馬褂。

   化妝品公司及時推出可以亂真的癩痢化妝品。

   寵物店推出阿Q身上嫡傳的蝨子。

   一夜之間,哈Q族誕生,以高於艾滋病傳播速度的規模,席捲歐亞非拉澳,各種膚色的Fans穿著阿Q裝,操著各種腔調的“媽媽的”在泛濫著。阿Q成爲一個新民族的精神領袖。記者們天天躲在土穀祠門外,及時把他的各種行爲報道出去,讓世界上的哈Q族們及時掌握最新模仿資料。包括他仰天吐痰,摸小尼姑腦殼,偷靜修庵蘿蔔等。當然,也包括他與吳媽的最新感情動態。每一次報道都引起一次狂熱的模仿潮。

   後來,有出版商來,給他出版寫真集。再後來,落魄作家孔乙己,主動找上門來,要求當槍手,幫他寫自傳,趁熱打鐵,在全國範圍內簽售,因爲太過於暢銷,有的地方不得不像困難時期那樣,進行搭售。買一本Q爺的自傳,最少要搭臭排骨20斤,或避孕套一打。

   未莊傳統大戶趙太爺和錢太爺,眼睜睜看著阿Q紅得發紫發青發綠,居然和自己沒有半點相干。再看見街上,一大串少男少女,頂著僞裝的癩痢,拖著黃黃的小辮,向天吐口水,亂摸小尼姑的腦殼,自是把肺都氣炸了。忽一日,連兩家的後人,也成爲哈Q族成員,外形跟阿Q保持一致不說,連內心,也成了阿Q最忠實的擁躉,誰要說阿Q一個不字,則大喊大叫大哭大鬧懸梁吊脖子一副誓死保衛偶像的樣子。搞得趙錢兩家太爺,大歎人心不古世風日下。

   這種局面破天荒地維持了兩個月以上。創下“哈X族”們最長一次崇拜歷史。接下來,追Q族們的熱情漸冷。有嗅覺靈敏的記者於是大轉風向,緊急採訪趙錢兩家太爺,寫出報道,要匡扶人間正道,救青少年們於水火。而一些曾經在阿Q最紅那段時間採訪他遭遇過冷臉的,也紛紛秉筆,大批“哈Q風”。從阿Q的演技,一直批到阿Q的生活作風甚至走路姿式。

   阿Q很快成爲過氣時尚明星。那些崇拜得他要死要活的追星族們,一夜間棄他如爛鞋,曾經時尚的Q式氊帽,成爲大街上清潔工們要對付的主要垃圾。阿Q覺得自己像是一個被啃剩的骨頭,他很傷感地想去找孔乙己喝酒解解悶。孔乙己正忙著給最新出籠的豔星祥林嫂寫自傳,抽不出身。只是拍拍他的肩說:別往心裏去,好賴你總風光了一回,賺了一大筆鈔票,這就是時尚。

   阿Q想想,也覺得有理,好賴自己總時尚了一回,這句話有如三碗黃酒,使他不由自主地又暈了起來……

──轉自《天涯雜談》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曾穎: Q版龜兔賽跑
曾穎:寫給庸醫的信
曾穎:潑皮牛二的英雄情結
我身邊的一個抗戰老軍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