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颱風這傢伙 不擅爬高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許敏溶╱台北報導〕海棠颱風昨天在花蓮外海先南偏再北轉,轉了一大圈後才在宜蘭登陸,防災國家型計畫氣象研究群召集人、台大大氣系教授李清勝推測,是受台灣地形影響,因為颱風低層環流受地形干擾,與照著導引氣流而走的中高層環流不一致,讓颱風中心結構呈現傾斜,便繞著地形打轉,後來在高低層氣流重新結合一起後,繼續往前才登陸。

海棠到底算不算怪颱?李清勝教授指出,過去像海棠如此打了一個大轉再登陸的路徑並不常見,但以較大尺度來看,海棠整體路徑算是相當穩定,與中央氣象局、美國、日本、歐洲的預測都很接近,風雨集中在東北部和西南部,西北部和東南部相對雨小的情況,主要是受到地形影響。

李清勝指出,各國對海棠的預測都差不多,顯示大環境的導引條件很鮮明,怪只怪在海棠到台灣之前的打轉,為何不是每個強颱都出現,只有少數颱風才這樣?此問題還待進一步研究,目前可推測的原因還是受台灣地形影響。

台大大氣系教授林和則認為,海棠一點都不算怪颱,因為它的運動簡直是流力學教科書的標準範例,符合「混沌」系統應該表現的行為。他解釋,颱風的直徑寬達兩、三百公里,高卻只有十餘公里,是非常矮胖的傢伙,本來就不擅長做垂直運動爬高,而將近四千公尺高的台灣中央山脈對颱風來說就像巨人一樣。

林和分析,地球是旋轉很快的流力系統,二十四小時要轉四萬公里,在地球上每個質點的流動都很接近水平方向,會壓抑垂直運動,但要越過障礙物,一定要有垂直運動,而海棠以逆時鐘旋轉的氣旋撞到中央山脈,北邊氣旋會先受阻,靠近陸地時中心會往南移是很正常的。他指出,海棠會在宜蘭登陸,可能是因蘭陽平原地勢平坦,又是個凹進去的三角地形,有利於被山脈打散的它在此重新集結。

門前打轉 歷來有三個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海棠昨天在花蓮外海「逛大街」兜了一圈才登陸,過去的類似案例不多,民國五十四年的強烈颱風瑪麗、八十一年的輕颱寶莉,都有在台灣門口逆時針打轉六至八小時後登陸台灣的紀錄,都是行進路徑相當詭異的怪颱。

氣象局預報中心課長呂國臣指出,寶莉、瑪麗這兩個颱風,加上昨天的海棠,都是在東部外海兜了一圈後登陸,地形應該是主要原因,大氣中的導引氣流可能多少也會影響,但應與昨天花東地區的焚風無關,由於全世界相關研究太少,無法確切全盤了解所有的原因。

當年瑪麗侵台前,也曾在東部近海繞圈圈,這個圈圈直徑約五十公里,前後花了約六個小時,而昨天海棠在原地打轉並兜了一圈,打轉圈子的大小、所花的時間與瑪麗差不多。呂國臣說,可能是颱風結構差不多,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根據氣象局資料,五十四年的強烈颱風瑪麗,從東部海域直撲台灣東岸前,颱風中心在外海打轉,並於8月18日晚上十一點自宜蘭南方登陸,在新竹附近生成新的低壓中心,最後從馬祖南方進入大陸,當時災情統計資料不多,以東北部損失較大,有人員傷亡、失蹤。

而一九九二年8月的寶莉颱風,從東部海域直撲台灣陸地,颱風中心從8月29日下午開始打轉,大約七至八小時之後又轉回花蓮東方海面上,颱風中心在8月30日下午兩點左右自立霧溪口登陸,當天晚上八點左右從新竹北方新豐附近出海,朝西北方行進,登陸福建福州後減弱消失。

致命喇叭口 沒吸進海棠

〔記者楊宜中╱花蓮報導〕海棠颱風昨天接近台灣後原地打轉,氣象局預料可能從東海岸「大喇叭口」秀姑巒溪出海口登陸,但後來過門不入,氣象人員暫時鬆了一口氣,因為秀姑巒溪出海口在過去十六年,共有九個颱風登陸,無論颱風強弱,都重創台灣,被氣象人員稱為「致命喇叭口」。

海棠愈接近台灣,行進速度愈加緩慢,抵達花蓮東面海域,並在一般預料會從台灣東北部海岸登陸之際,它突然投出了一個「下墜球」,急轉直下來到花蓮南端的秀姑巒溪出海口外海。眼看著海棠即將被秀姑巒溪出海口的「喇叭口」吸進台灣陸地時,海棠又突然向後迴轉,繞了一圈後,反而又來到花蓮東北方外海,最後從宜蘭縣南澳鄉東澳村登陸。

海棠沒被喇叭口吸進來,氣象人員很慶幸,因為每一次從秀姑巒溪口登陸的颱風,都造成台灣重創。七十八年至今,共有九次颱風從這裡登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是民國九十年的桃芝颱風,造成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土石流災變,一夜之間埋村,五十二人失蹤及死亡。另外,民國八十一年,一年內寶莉、歐馬、泰德三個颱風連續從秀姑巒溪出海口登陸,則是最密集的紀錄;而民國八十三年7月至8月間,一個月內也有兩個颱風從這裡登陸。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