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蜀憶事(20)活人展

作者:愚翁
共產紅潮肆虐神州大陸,回顧幾十年血淚歲月,悖於常理的事荒唐地橫行著,人人事事樁樁都被共黨鬼魅桎梏著。(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也許你見過各式各樣的書展、畫展、科技展、汽車展、航模展……但是你見過「活人展」嗎?我可是親眼見識過這種離奇的展覽。

為了將「走資派」一勞永逸地釘在恥辱柱上,使之「永世不得翻身」,「文化大革命」中,我們縣的革命派就想出了「活人展」這種絕招。

展覽館設在城西的人民市場。「文革」前,這裡是全縣最大的豬牛集貿市場。每逢黃曆的二、五、八日,來自全縣和附近各縣的豬販、牛販、騾馬販子等齊集於此。牛吼、馬嘶、豬叫,人聲鼎沸,偌大一片市場空地密密麻麻地站滿了前來趕集交易的人群。文化革命開始了,這裡早已場空人去,造反派把它利用起來,作為批判大會場地。

我那天是跟著公社的參觀團去參觀活人展覽。我們還離得遠遠的,就看見展覽館門口的橫幅上,用斗大的黑字寫著「死不悔改的走資派展覽館」一排大字。大門兩邊,各有兩個手持鋼槍、頭戴鋼盔的造反派戰士在那站崗。

我們走進市場,只見場地中央,有四張用乒乓球桌臨時搭起的檯子,那是進行活人展的看臺。那天展覽的對象是縣委書記、副書記、縣長和宣傳部長。

展廳內標語口號鋪天蓋地,罪行展板整整齊齊排了若干行。上面全是揭發走資派怎樣叛黨求榮,禍害百姓,鎮壓群眾的滔天罪行。一板板,一排排,罄竹難書。

展覽開館時間定在上午八點半鐘。每天開館時都要舉行一種特別的儀式以壯聲威。每個「走資派」都由四個彪形大漢從門外架起「噴氣式飛機」衝向展覽台。他們把展覽對象的雙手反背舉起,兩人架著「走資派」的手臂,一人抓起「走資派」的頭髮,大吼一聲「衝啊……」,便飛一般衝進展覽館。

他們把「走資派」分別抓上臺去,繼續做起「噴氣式飛機」造型。每個走資派都有造反派「照顧」,他們擰著這些走資派的胳膊,按下走資派的狗頭。跪在臺上的走資派,每個人身前都掛著一塊大牌子,上面寫著自己的姓名,名字上都用紅筆打上叉叉,跟佈告上死刑犯名字上的紅叉叉一樣,格外醒目。

這些當權派,就像當年被他們鬥過的「地富反壞右」一樣,一動也不敢動地站在看臺上,「走資派」領導們個個都低著狗頭,像動物園裡的動物似的,任憑老百姓前來參觀。

人們排著長隊,一個一個地走到被展覽的「走資派」前面,一邊聽著解說員控訴他們的滔天罪行,一邊看著他們痛苦難忍的表情。參觀的人們絡繹不絕,天天從縣城的四面八方湧向展覽館,比看猴戲還熱鬧。

有些農村人一輩子連縣城都未去過,這下有了機會豈能輕易放棄?大家懷著好奇的心理,都想看看這些當官的長得是個什麼樣子,是否像報紙說的那樣,都是些牛鬼蛇神。但結果卻令很多人失望,這些「走資派」雖然高矮胖瘦不一,但一個一個都是常人長相,並不像報紙上說的那種牛頭馬臉,面目猙獰的閻羅殿惡鬼。他們知道上當受騙以後,氣不打一處來,人們紛紛拾起地上的石子和垃圾,沒頭沒腦地往這些「走資派」的頭上亂扔。

走在我們佇列的前面有個鐵器廠的工人,他一邊參觀一邊說:「縣委李書記剛來射洪的時候,還是個年輕娃娃,經常深入基層,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怎麼一下子就成了反黨分子呢?要說他反黨,打死我也不敢相信。」

文化大革命中,連劉少奇這麼大的官都被打倒了,誰還敢替當權派說話?周圍的參觀者都為這個工人捏了一把冷汗。

當場有人問他:「你是他的親信嗎?」

「我從來沒見過縣委書記,今天要不是想看他是個啥樣子,我還不得來呢!」

「那你是不是保皇派?」那人又問。

工人理直氣壯地說:「說我保皇派,我就是保皇派,我們不保毛主席這個皇帝,你叫我去保蔣介石嗎?」

問話的人啞口無言,只好悻悻而去。

文化大革命中,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是被毛主席充分肯定了的!哪個反對工人階級,哪個就是反對毛主席!

待續@

責任編輯:謝雲婷

點閱【紅蜀憶事】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短短四年時間不見,那個身高體壯、說話聲若洪鐘,走路威風凜凜的陳書記一下就病倒了。
  • 三年困難時期,饑餓威脅著成千成萬的人。我們學校周圍的樹皮、野菜、草根等凡是能填肚子的東西,都被附近的農民挖光了。
  • 面對排得像長龍的買糧隊伍,他們熟視無睹,慢騰騰地收著錢和票,慢慢地撥打著算盤珠子,慢慢地掌秤稱糧……
  • 這是我一生中唯一參加過的一個人的兩次追悼會。但願今後不再出現類似的情形。
  • 那時候,集體的什麼都是寶貴的,只有人才不值錢。公社大隊的幹部可以隨意罵人打人,打死了人往山溝裡一扔就了事。
  • 三年困難時期,我們生產隊的社員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小偷。一年四季,只要地裡有吃的東西,我們就都去偷。
  • 他爸爸在土坑裡鋪上蓆子,慢慢走上坎來,伸手奪下二狗的屍體,一邊往坑裡放,一邊說道:「讓他脹著肚子到那邊去吧。做一個飽死鬼,總比在這邊做一個餓死鬼強。」
  • 我們已經整整三個月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了。許多人的身體腫得像發麵饅頭,亮晃晃的,手指頭按下去,一按一個窩。
  • 我是最後一個上臺彙報產量的人,在我前面的人已經把產量報到一萬多斤了。我一聽慌了神,我到底該報多少產量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