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蜀忆事(20)活人展

作者:愚翁
共产红潮肆虐神州大陆,回顾几十年血泪岁月,悖于常理的事荒唐地横行着,人人事事桩桩都被共党鬼魅桎梏着。(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38
【字号】    
   标签: tags:

也许你见过各式各样的书展、画展、科技展、汽车展、航模展……但是你见过“活人展”吗?我可是亲眼见识过这种离奇的展览。

为了将“走资派”一劳永逸地钉在耻辱柱上,使之“永世不得翻身”,“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县的革命派就想出了“活人展”这种绝招。

展览馆设在城西的人民市场。“文革”前,这里是全县最大的猪牛集贸市场。每逢黄历的二、五、八日,来自全县和附近各县的猪贩、牛贩、骡马贩子等齐集于此。牛吼、马嘶、猪叫,人声鼎沸,偌大一片市场空地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前来赶集交易的人群。文化革命开始了,这里早已场空人去,造反派把它利用起来,作为批判大会场地。

我那天是跟着公社的参观团去参观活人展览。我们还离得远远的,就看见展览馆门口的横幅上,用斗大的黑字写着“死不悔改的走资派展览馆”一排大字。大门两边,各有两个手持钢枪、头戴钢盔的造反派战士在那站岗。

我们走进市场,只见场地中央,有四张用乒乓球桌临时搭起的台子,那是进行活人展的看台。那天展览的对象是县委书记、副书记、县长和宣传部长。

展厅内标语口号铺天盖地,罪行展板整整齐齐排了若干行。上面全是揭发走资派怎样叛党求荣,祸害百姓,镇压群众的滔天罪行。一板板,一排排,罄竹难书。

展览开馆时间定在上午八点半钟。每天开馆时都要举行一种特别的仪式以壮声威。每个“走资派”都由四个彪形大汉从门外架起“喷气式飞机”冲向展览台。他们把展览对象的双手反背举起,两人架着“走资派”的手臂,一人抓起“走资派”的头发,大吼一声“冲啊……”,便飞一般冲进展览馆。

他们把“走资派”分别抓上台去,继续做起“喷气式飞机”造型。每个走资派都有造反派“照顾”,他们拧着这些走资派的胳膊,按下走资派的狗头。跪在台上的走资派,每个人身前都挂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名字上都用红笔打上叉叉,跟布告上死刑犯名字上的红叉叉一样,格外醒目。

这些当权派,就像当年被他们斗过的“地富反坏右”一样,一动也不敢动地站在看台上,“走资派”领导们个个都低着狗头,像动物园里的动物似的,任凭老百姓前来参观。

人们排着长队,一个一个地走到被展览的“走资派”前面,一边听着解说员控诉他们的滔天罪行,一边看着他们痛苦难忍的表情。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天天从县城的四面八方涌向展览馆,比看猴戏还热闹。

有些农村人一辈子连县城都未去过,这下有了机会岂能轻易放弃?大家怀着好奇的心理,都想看看这些当官的长得是个什么样子,是否像报纸说的那样,都是些牛鬼蛇神。但结果却令很多人失望,这些“走资派”虽然高矮胖瘦不一,但一个一个都是常人长相,并不像报纸上说的那种牛头马脸,面目狰狞的阎罗殿恶鬼。他们知道上当受骗以后,气不打一处来,人们纷纷拾起地上的石子和垃圾,没头没脑地往这些“走资派”的头上乱扔。

走在我们伫列的前面有个铁器厂的工人,他一边参观一边说:“县委李书记刚来射洪的时候,还是个年轻娃娃,经常深入基层,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反党分子呢?要说他反党,打死我也不敢相信。”

文化大革命中,连刘少奇这么大的官都被打倒了,谁还敢替当权派说话?周围的参观者都为这个工人捏了一把冷汗。

当场有人问他:“你是他的亲信吗?”

“我从来没见过县委书记,今天要不是想看他是个啥样子,我还不得来呢!”

“那你是不是保皇派?”那人又问。

工人理直气壮地说:“说我保皇派,我就是保皇派,我们不保毛主席这个皇帝,你叫我去保蒋介石吗?”

问话的人哑口无言,只好悻悻而去。

文化大革命中,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是被毛主席充分肯定了的!哪个反对工人阶级,哪个就是反对毛主席!

待续@

责任编辑:谢云婷

点阅【红蜀忆事】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年困难时期,饥饿威胁着成千成万的人。我们学校周围的树皮、野菜、草根等凡是能填肚子的东西,都被附近的农民挖光了。
  • 面对排得像长龙的买粮队伍,他们熟视无睹,慢腾腾地收着钱和票,慢慢地拨打着算盘珠子,慢慢地掌秤称粮……
  • 这是我一生中唯一参加过的一个人的两次追悼会。但愿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形。
  • 那时候,集体的什么都是宝贵的,只有人才不值钱。公社大队的干部可以随意骂人打人,打死了人往山沟里一扔就了事。
  • 三年困难时期,我们生产队的社员每一个人几乎都是小偷。一年四季,只要地里有吃的东西,我们就都去偷。
  • 他爸爸在土坑里铺上席子,慢慢走上坎来,伸手夺下二狗的尸体,一边往坑里放,一边说道:“让他胀着肚子到那边去吧。做一个饱死鬼,总比在这边做一个饿死鬼强。”
  • 我们已经整整三个月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许多人的身体肿得像发面馒头,亮晃晃的,手指头按下去,一按一个窝。
  • 我是最后一个上台汇报产量的人,在我前面的人已经把产量报到一万多斤了。我一听慌了神,我到底该报多少产量呢?
  • 有一些地方,山上树木稀少,不够烧炭,干部就叫社员去挖祖坟,把埋在地下的棺木挖出来作燃料,连躺在地下的死人也要为大炼钢铁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论